从洪武十四年至弘光元年,后湖黄册库共存在二百六十四年,几于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国祚等同。
这是大明保留下来最后记忆。在这个王朝治下每个人——你能想象吗,几乎每个人——后湖黄册库都记得,大明都记得。
洪武初年在浙西耕作农夫、永乐时迁至北京附近军户、正统朝远在云南深山打猎土司、正德朝在淮西烧盐灶户、嘉靖朝山东进学士子、万历朝建阳书商子弟……几乎所有曾在这片土地生活过大明子民,都在这座库房里有自己席之地。他们身躯早已化为抔黄土,名字却永远凝固在这里,并和他们所效忠朝廷再次化为飞灰。
在这座黄册库里,记录着整整个王朝田土盈缩、民生消长。你可以拉远视角,注视大明王朝跌宕起伏生;你也可以拉近视角,看到任何个地区任何个家庭生老病死。其存储之巨、信息之丰、分列之细,是全世界档案史上从未有过个奇迹。
其实严格来说,死去只是黄册库这个功能,实体依然还在。弘光朝廷太过仓促,只来得及消耗掉库存黄册小部分,大部分册籍还好好地搁在库房里。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久病大明王朝突发心肌梗死,死于煤山之上。这是个意料之中悲剧。
北方天子已经自缢而死,而后湖黄册库命运还没彻底终结。
在崇祯缢死这年,后湖黄册库规模已经达到册库七百间,遍布于后湖诸岛之上。从洪武十四年至崇祯十五年,共攒造二十七期,历代累积黄册百七十九万七千册,达到历史巅峰。
可惜是,它与大明命运纠葛太过深切,注定要和王朝起承受毁灭宿命。
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次年改元弘光。清兵汹汹南下,旦夕可至,弘光小朝廷手忙脚乱地开始备战工作。
清军进入南京之后,第时间控制住黄册库。顺治皇帝还特意提醒主帅多铎:“南京各衙门图书史册……地理户口版籍、应用典故文字……用心收掌,不许乘机抽毁,致难稽
位于北城墙之外后湖黄册库,在此时已经毫无用处。有人提议,不如把那些黄册拿出来废物利用下。于是禁绝二百多年后湖黄册库,终于撤去封锁,向世人露出真容。
大批士兵跳上湖中五岛,踹开库房大门。他们顾不上感叹卷帙浩繁,把那些曾经悉心晾晒黄册摞摞地搬出去,粗,bao地扔上小船运走。
中国古代有造纸甲之法,把软纸层层相叠捶实,剪裁成甲,防御效果不错。黄册都是上好绵纸所制,正是做纸甲好材料。另外明军装备大量火器、火箭,将绵纸搓成细条蘸上火药,即是上好药捻和引火折。
这是幕极具象征意味画面。曾令大明江山永固黄册,在风雨飘摇中被扯碎。漫天纸屑飞舞于后湖之上,万亿大明子民户籍化为甲胄和火器,以毁灭自己方式,试图成为挽救这个王朝最后希望。
可惜这切努力,终究只是徒劳。弘光元年(1645年)——恰好是弘光登基周年——五月十五日,南京城落入清军之手。在弥漫硝烟里,黄册库和它所忠心侍奉政权起灭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