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写
凯里太太走进书房。搜集图书是凯里先生唯爱好事,每次他上特坎伯雷总要在旧书店待上两个小时,而且总要带回来四五本发霉旧书。这些书他从来不读,因为他早就没有阅读习惯,但他有时喜欢翻翻,书里要是有插图,就看看那些插图。他还喜欢修补旧书封皮。遇到下雨日子,他倒心情愉快,因为可以问心无愧地待在家里,用胶锅调点蛋白,花费整个下午来修补几册四开本旧书俄罗斯软革封面。他收藏好多册里面附有钢版雕刻画插图古代游记;凯里太太迅速找到两本描述圣地巴勒斯坦书。她在饭厅门口有意咳嗽声,好让菲利普有时间平静下来。她觉得,如果菲利普在泪汪汪当口被自己撞见,定会感到丢脸。接着她把门把手拧动得咔嗒咔嗒直响。她走进饭厅,菲利普正专心致志地在看祈祷书。他用手遮住眼睛,不让凯里太太发觉自己刚才在掉眼泪。
“短祷文背出来吗?”凯里太太问。
菲里普没有立刻回答;凯里太太意识到孩子生怕自己嗓音露出马脚。她感到这种局面困窘得出奇。
“背不出来。”菲里普喘口气,终于开口说。
“噢,不要紧,”她说,“你用不着背。拿几本图画书来给你看。来,坐到膝盖上来,咱们块儿看吧。”
从来没有见他哭过。凯里太太如今才明白,他表现出冷静原来是某种本能反应,觉得流露感情是很羞耻,因而他背着人偷偷哭泣。
牧师素来不喜欢别人突然把他从睡梦中唤醒,凯里太太这时却顾不得,她下子冲进客厅。
“威廉,威廉,”她说,“那孩子哭得好不伤心。”
凯里先生坐起身子,把裹在腿上毛毯掀掉。
“他为什事哭啊?”
菲利普从椅子上滑下来,瘸拐地向她走来。他低头望着地面,不让凯里太太看到自己眼睛。她伸出胳膊搂住他。
“瞧,这儿就是耶稣基督出生地点。”
她指给他看座东方城市,城内满是平顶、圆顶建筑物和寺院尖塔。画面前景是排棕榈树,两个阿拉伯人和几峰骆驼正在树下歇息。菲利普用手在画面上抹下,仿佛想摸到画上那些房屋和游牧民身上宽松衣衫。
“念念这上面写些什。”他请求说。
凯里太太用平和声调念对面那页上文字叙述。那是三十年代某个东方旅行家写带有传奇色彩游记,词句也许过于浮艳,但却弥漫着浓郁甜美情感,而对于在拜伦和夏多勃里昂[3]之后那代人来说,东方世界正是带着这种情感色彩出现在他们面前。过会儿,菲利普打断凯里太太朗读。
“不知道……噢,威廉,们可不能让孩子伤心难受。你看这是不是们不对?假如们自己有孩子,就知道该怎办。”
凯里先生茫然不解地望着太太。他感到特别无能为力。
“该不会是因为叫他背短祷文才哭吧。总共还不超过十行。”
“威廉,去拿几本图画书来给他看看,你觉得成吗?咱们有几本关于圣地图画书。这做不见得会有什不妥。”
“好吧,没意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