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是如此礼重,豫州军方面却仍有人不满,尤其是祖逖之子祖涣。此人虽得其父之风颇为骁勇善战,但谋略智计方面确是远逊。早先便公然忿忿有言苏峻对其薄视,目其为将卒之才不肯委以清要之任。待到大军将要移镇姑孰时,更是违抗军令诸多推诿,不肯离开建康繁华之地。
对于这个计短智薄贤良之后,苏峻也是深恨,只是因为祖约面子不好训责。若此子乃是他家子弟或是部众,苏峻早已经恨不得将之收
他陷入众矢之。如今庾亮死,各地即便不忿于他有心勤王,但彼此之间都不能互相信重,矛盾重重,谁也难以去节制谁。如今京畿中枢都在他掌控中,更给他以分化瓦解,各自击破机会。
可是不旋踵,皇太后逃至京口将建行台消息便给他以晴天霹雳。更让他稍得点法礼优势荡然无存,他本以诛*为名起兵,如今权*已死,看来是已经没有继续作乱理由。但事已至此,他怎能善罢甘休!
局势演变到如今这步,苏峻起兵之初心内还有些许迷茫已经荡然无存,想法已经渐趋成熟。如今京畿和皇帝皆落于他手中,正是天赐良机,可借此跃居诸多高门之上把持中枢以为内外仲裁。至于京口行台,他不能承认,也不会承认!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天下岂无贤良辅弼幼君,怎能容许个愚钝妇人干政自取衰败姿态!尤其苏峻心内对皇太后怨恨绝不逊于对庾亮恨意,自无可能俯首称臣!
但无论如何,若任由京口方面壮大作祟,都是个致命隐患。他本意是亲自率兵东向京口,再重复边攻陷建康旧事,彻底消灭隐患。然而荆州方面迟迟没有给他答复,让他不能有所放心。况且京口地近淮北,他也不得不考虑郗鉴对此反应。
思忖良久,又与众谋士将领们商谈良久,苏峻最终制定下如今策略。京口方面暂时不必理会,只要防备他们勿往京畿靠近即可。他自己率领主力镇守姑孰,方面震慑荆江两方,方面保证退路无虞。韩晃部则继续扫荡宣城,往吴中挺进。
只要事态能维持在眼下这步,就可以进步争取与南北人家达成共识,废除庾氏执政之权。对此苏峻还是充满信心,他之部众骁勇善战,江东罕有敌手。
那些高门空谈则可,军略不值提,旦发现平叛不力,相信用不多久就会做出妥协。况且京口方面那庾怿不过中人之姿,所仰仗无非皇太后名分而已,名望才具都难堪其任,并无太大号召力去号令各方。
至于会稽沈充出尔反尔,苏峻对此也是深恨,不过倒也并不怎失望。吴人狡黠无信义,他本就对沈充没有报太大期待。等到韩晃攻入吴兴肆虐其乡土,那沈充就会明白戏耍自己代价!诡变再能,终究要实力为后盾。到时候,沈充就会明白要跟谁合作!背信弃义之仇,早晚有日会加倍偿还!
如今除战事上忧虑外,苏峻尚有点困扰却是来自内部,即就是联军中豫州部。他亦深知历阳兵少难以掌控全局,而响应依附者虽众,但却不堪大用。所以对于豫州联军分外看重,早先议定名爵,他甘居祖约之下,尊祖约为尚书令,同时又将豫州军南下统率许柳封为丹阳尹,礼遇之重还要在自己部将之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