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多好吃都是从异域引种来,想来诸国还有更多粮食蔬果,甚至有产量极高,可以度荒救时之物。若能寻得良种,在百姓中推行开来……也不是坏事。
崔燮诚恳地说:“弟子这法子既不需造船出海,更不涉开海禁大事,既于国有利无害,弟子就要上疏。”
他边写着灭蝗疏,边写着请诏才、
当然还是得怪老师。
大明师生身份犹如父子,弟子在外头干出什事来,老师都得担几分责任。
李老师担心崔燮时冲动,钻灭日本国牛角尖,便亲自来找他,问他究竟是不是在为征倭做准备。
崔燮诧异地“啊?”声。
他是在为大明全球化,赶上第次工业g,m做准备,有征倭什事啊!难道是天子跟内阁商量时传错话,引起什误会?
好像……他跟海也有点关系。他这些日子不是正醉心锦衣卫平倭连环画?还说日本国对大明不敬,要找人测量水文气象,寻个能攻伐其国时机……
这召才、要书,细想来真像是与平倭有关。这痴儿不会画连环画入迷,要撺掇着皇上建船队、建海军,步步弄到要攻打日本国吧!
李阁老心思复杂地想着弟子,徐浦、刘健二人也神色莫测地盯着他。
当初他为弟子请托,在翰林院找人画《王窈娘琵琶记》时,徐刘二人都还是侍读、侍讲学士,当然也知道他是怎拉人。
这两人性情端方严肃,没加入写手队伍,可几年来都是亲眼看着《锦衣卫》在翰林院里星火燎原,听着兼职作者们从单纯写锦衣卫办过案子到杀伐心大起,讨论用什样船队能突破海上风浪,荡平日本国……
他连忙解释道:“老师误会!弟子怎敢对恩师阳奉阴违,私下劝天子出兵伐日本?那天是因陛下召问那些耕作新法,还拿大豆花来观看,问如何才能格得天理。便对以细观万物、增广见识两法。唯有求异域良种条,是陛下不曾问到,见陛下用心农事,想令大明百姓都得温饱,自己加上。”
李老师冷哼声:“你什时候格得天理,怎不见你写文章来?你跟说句实话,你要召是不是懂海战人才、造海船书籍?你那所谓异域良种,真个不是托名良种,实则要人弄来俵物、倭刀、金银矿藏?”
真不是。他那时候没想起这多来,还是李老师想得周到。
崔燮也不敢夸老师,怕把老师夸急,老老实实地把自己这些天看资料讲讲。有佛都进中国带来天竺历法,有元朝所用色目人带来诸般算法,有自汉以来担任中国官职诸夷人名单,有异域进口食物。
数学知识李老师还不大上心,但崔燮把西瓜、黄瓜、茄子、扁豆、芋艿、萝卜、蒜、菠棱菜这些他爱吃东西往纸上列,他顿时就明白崔燮想引进外国良种用意。
崔燮请皇上下诏求海外人才,真不是为平倭做准备?
他有这念头,真不是老师教?
两位阁老在小朝后就把李东阳逼住,问他到底有没有出海伐倭之意。
李老师委屈。
李老师可没想过提兵百万荡平倭国,崔燮跟他讲自己理想时,他还劝崔燮别着急,等当首辅再说呢。进谏之事都是这弟子自做主张干出来,能怪谁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