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英受命训练新军已经整整年。
经过裁汰整编,秦国新军只保留三万铁甲骑兵和两万重甲步卒。就其总数而言,只有秦国原来兵力半。按照周礼,秦国在周平王初封诸侯时就是“千乘之国”大诸侯,也就是说,其拥有战车数量以千为单位计算,最多不许超过五千辆兵车。车战全盛时期,恰逢春秋争霸烽烟时代,秦穆公称霸时,秦国最多曾拥有兵车五千余辆,总兵力将近二十万,曾经威振中原。
在殷商和西周时期,兵车配置为:车上甲士三人——车左、车右各为主战甲士,御者人驾驭战车,皆由贵族出身壮士担任;车下步卒十人,称为“什”,由平民与奴隶出身军兵组成。那时侯,车战甲士是军中骑士最高等级,训练极为严格,非但要精通长戈大矛搏击,而且要对短兵与射箭有很高技艺。除此而外,骑术、驾驭技能,经受剧烈颠簸而能挺立作战体能技能,三人配合默契等等,无不是车战成败关键。
到春秋时期,由于长期战争,兵车甲士大是短缺。同时,兵员来源也有很大变化,兵车配置就形成车上甲士减少,而车下步卒增多普遍局面。秦国兵车与当时山东诸侯在配置上大体相当,车上甲士减少为两人——人主战,人驾车;车下步卒扩大为二十到七十二人不等,编为五人“伍”、五伍“两”战斗小单元;车下步卒由车上甲士指挥,车上甲士称为“两司马”。
按照如此规模配置,秦国在车战全盛时期兵力大体是十余万人。这种车战机动性很差,非常容易分出胜负。两军各下战书之后,便约定在相对平坦山塬摆开大规模方阵,个冲锋,厮杀几个时辰,便得胜负分明。所以春秋争霸大战,从来没有过相持对峙长期战争。天下闻名晋楚城濮大战,主战场也才纠缠天时间。战之后,失败方要重新打造千万辆兵车,并重新训练数以千万计车战甲士,可真是谈何容易!这是春秋时期“战称霸”根本原因。
辆经得起高速驰骋、剧烈冲撞、崎岖泥泞、酷寒,bao暑而不瘫痪战车,需要上好桑木做车体,硬度极高木材做车轮,弹性硬度均为上乘木材做战车大轴;要用韧厚兽皮或牛皮包裹车轮,要用上好铜铁皮包裹车辕车厢,要用矛头般粗壮铜柱铁柱做轴头;要购买、训练至少两匹能够配合奔驰良马,更不说大型战车还要四马驾拉;要打造不同于寻常鞍辔特殊马具,要打造战车专用长戈和远程硬弓,要训练高超驭手和车上甲士……凡此种种,使战车成为很难制造古典重兵器。在春秋农耕时代,大约十户农人积两年财力,方才能制造、供给辆合格战阵兵车。
到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战争更加频繁,战车打造根本跟不上战争消耗与需要。于是,大战频仍中原诸侯率先变成兵车与步兵分离、步兵可独立作战“车步混同”兵制。晋平公时大将魏舒对“车步混同”起到开山作用。他率军疾行在狭窄山道时,恰遇戎狄骑兵突然攻击,车战无法展开,便“毁车以为行”,将车上甲士和车下步卒紧急混编,每辆战车二十五人组成个步兵小方队,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