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魏惠王看,竟是敖仓令先轹!他素来不喜欢小臣子抢班奏事,先轹虽是名将之后,毕竟只是个司土府低爵臣工,哪来大贤可荐?但方才公然向孟子求贤,此刻也不好充耳不闻,于是矜持地拉长声调:“谚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敖仓令职司细务,也有大贤之交?却是何人啊?”
“启奏王,”先轹走出步拱手高声道:“臣虽职司低微,然因先祖之故,与名士贤才尚有交往。臣所举荐之人,乃齐国稷下名士惠施!此人正游学大梁,机不可失。”
“惠施?何许人也?噢——,想起来,他不是在安邑做过几天上大夫?才情如何?”魏惠王恍然转向孟子:“若是名士,孟夫子定然知晓也。”
孟子见魏国官场竟有人荐举惠施,自然明白是惠施想重回魏国下力斡旋所致,心下便对这种有失名士身份做法大不以为然。但孟子在公开场合却也不能计较
兴办学宫,职任学宫令,爵同上卿!
孟子却淡然笑:“孟轲两鬓如霜,老骥不能千里,望大王恕罪。”
魏惠王哈哈大笑,连连劝慰孟子不要歉疚,并慨然许诺,将资助孟子在鲁国兴办学宫。这是件实事,孟子倒是着实感谢番,气氛便渐渐融洽热烈起来。
猛然,魏惠王心中动,便离席起身,恭恭敬敬地向孟子躬:“孟夫子领袖天下士林,敢请为魏国举荐栋梁大才,魏罂不胜心感。”
孟子大是意外,这是魏惠王?他竟也想起求贤?
战国以来,天下名士十之八九出于魏齐鲁三国。鲁国以儒家、墨家发祥地著称。齐国以门类众多号称“名士渊薮”稷下学宫著称。魏国则以治国名士辈出著称,李悝、吴起、商鞅、孙膑、庞涓等皆出魏国,若再加上后来犀首、张仪、范雎、乐毅、尉僚,魏国简直可以称为名将名相故乡与摇篮。虽然群星如此璀璨,魏国光芒却是天天暗淡下去。魏国涌现大才,除魏文侯、魏武侯两代用个李悝、半个吴起而使魏国崛起于战国初期以外,从魏惠王开始,魏国就再也留不住人才。
孟子很清楚,举凡天下才士,莫不以在魏国修学若干年为荣耀。事实上,魏国才是真正名士渊薮。魏国若要着力搜求人才,完全可以悉数网罗天下名士于大梁。然则,天下事忒煞奇怪!魏惠王魏国竟成名士客栈,往来不断,却无驻足!孟子本人也是终身奔波求仕沧桑人物,如何不知其中就里?要他荐举贤才原也不难,非但自己门下尽有杰出之士,就是法家兵家,孟子也大有可荐之名士大才。譬如稷下学宫荀子、慎到等第流名士,以及后起之秀庄辛、鲁仲连等。可魏惠王能真心诚意地委以重任?礼遇归礼遇,那与实际任用还差着老远呢。有魏罂这样国王,公子卬这样丞相,谁要给魏国荐贤,那必是自讨没趣。但无论如何,公然求贤之心,孟子却是不好扫兴。
思忖有顷,孟子肃然拱手:“魏王求贤,孟轲钦佩之至。然则,孟轲多年来埋首书卷,与天下名士交游甚少,急切间尚无治国大才举荐,惭愧之至。”
“既然如此,日后但有贤才,荐于本王便是。”魏惠王极有气度地笑着。
殿中突然人站起:“启奏王,臣有大贤举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