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整个华夏。自秦之后,后世断续沿用连坐制而始终不能彻底丢弃,应该说,这种实际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尤其在战时社会。
就是在这次大巡狩滨海之行后期,卢生徐福等几个方士第次上书皇帝,万分肃穆地说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上有仙人居之,请求携带童男童女出海求仙。从个方面说,始皇帝亲临大海,眼见其壮阔辽远,对流传久远海中有仙之传闻不可能完全拒绝相信,更兼其时嬴政皇帝暗疾已时常发作,遂允准卢生徐福之请,准许其筹划出海求仙。从另方面说,其时六国贵族多有逃亡,许多贵族后裔都逃遁到海岛藏匿;嬴政皇帝完全可能以方士求仙为名目,派出精干斥候于护卫求仙军士之中,以求查勘贵族藏匿之真实情形。
第三次大巡狩,在始皇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时年嬴政四十二岁。
这次大巡狩路线是:咸阳——三川郡(在阳武博浪沙遇刺)——胶东郡——之罘山——琅邪台——返经恒山——经上党——西渡河入秦。从时间看,是仲春(二月)出发,大约在立冬前后归秦,也是堪堪年。这次大巡狩与上次紧紧相连,其使命大体也与上次大体相同。始皇帝第二次抵达海滨,登临之罘山,留下两篇刻石文字,其内容与峄山石刻大同小异。这次大巡狩中发生最大件事,是三川郡阳武县博浪沙路段刺杀皇帝事件。这事件真相后来见诸于史册:旧韩公子张良携力士埋伏道侧壕沟,以百二十斤大铁椎猛掷嬴政皇帝座车,结果误中副车,刺杀未遂。但在当时,罪犯逃匿,真相直不明。嬴政皇帝下令在四周大搜查十日,也没有缉拿到罪犯。
也就是说,这件震惊天下大谋杀,案件当时并未告破。
为此,这次大谋杀给帝国君臣敲响复辟势力已告猖獗警钟,将帝国君臣从“天下和平”、“靡不清静”时势评估中解脱出来。时隔年余,嬴政皇帝微服出行关中,夜行兰池宫外,又遭数名刺客突袭。若非随行四武士力战击杀刺客,嬴政皇帝也许那次就真被复辟势力吞没。博浪沙大谋杀事件,兰池宫逢盗遇刺事件,是帝国新政个重大转折点。此后,嬴政皇帝与帝国权力注意力,发生个极为重要转折性变化——从全力关注构建文明盘整天下,转为关注对复辟暗潮查勘,终于导致三年之后(始皇帝三十四年)对复辟势力公开宣战。从大巡狩而言,博浪沙大谋杀事件,也导致嬴政皇帝出巡使命重大改变——从相对简单新政宣教,转变为巡边、震慑复辟与督导实际政务三方面。这转变,从马上就要到来又次大巡狩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轨迹。
第四次大巡狩,在始皇帝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时年嬴政四十五岁。
这次大巡狩路线是:咸阳——经旧赵之地——入旧燕之地——辽西郡——碣石——返回再经燕赵旧地——经上郡进入边地——巡视北边——南下归秦。这次大巡狩在史料中记载得最为简单,然实际意涵却最为丰富,主要大事是:碣石宣教新政,督导迟滞工程(坏城郭,决川防),部署求仙事,巡视九原并部署反击匈奴战事。若将史料残留“点”联结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