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问:“时隔年多,那些地道口还找得到吗?”
“找得到。在下当初记下它们位置,莫说只有年多,就是十年后都找得到。”
世上居然也有这样有心人。曾国藩正感欣慰,又突然想起靖港上当教训,他不敢轻易相信这个陌生人,甚至怀疑这个塾师可能是太平军派出*细。曾国藩换种使人心寒犀利目光,把眼前老塾师注视良久,然后慢慢地说:“老先生,军驻扎洪山二十来天,并没有个人对谈起地道之事。你为何前年就记得那样仔细,供今天攻城之用。老先生难道有未卜先知之本事?”
塾师见曾国藩不信任他,心中甚不自在,说:“大人,在下并无未卜先知本事,当初记下目,只是为记下长毛罪行。长毛到处烧毁学宫,辱骂先圣,妄图以上帝耶稣来代替孔孟程朱,在下对这批乱世之贼恨之入骨,自思不能操刀杀贼,却可以秉笔直书,将他们罪恶昭示天下,告诉后代子孙。长毛挖地道之事,也就被在下记下来。大人若不相信,现在就走。”
曾国藩见他说得有道理,立刻笑道:“老先生不必生气,两军对垒之际,鄙人不得不小心。今夜就烦老先生带领们去找地道口。”
向曾大人禀报,今天闭城门前定赶回来。”
听完康福禀报后,曾国藩感到事态很严重。三路人马围武昌,已经有二十来天。武昌城大,两万人马根本就不能把城围死,城内太平军依旧可以从外面获取粮草。湘勇攻几次城,都被太平军打退。旷日持久,已使曾国藩苦恼,如今他们援兵将到,湘勇全都集中在这里,这仗若再打败,那就彻底完。为筹谋攻下武昌之策,曾国藩夜不寐,时而躺在床上,时而披衣徘徊,拿不出个好主意来。
第二天上午,曾国藩仍在思考攻城之策,彭毓橘进来报告:“大人,门外有个读书人求见。”
尽管此时曾国藩很讨厌有人打断他思路,但听说求见是读书人,还是传令接见。
来人约摸五十余岁,副老塾师打扮。曾国藩想早点结束这次不太合时宜会见,便以温和态度开门见山地问:“老先生见鄙人有何事?”
当夜,塾师带着曾国藩找到五六处未炸开地道,证明所说不误。曾国藩拿出五十两银子酬谢
那人回答也直截当:“特向大人献攻武昌之计。”
曾国藩喜出望外,忙问:“老先生有何妙计?”
“大人屯兵武昌城外已二十余天,在下直很注意大人与长毛之间胜负。以这二十来天情形看,若不采取奇策,武昌可能难以攻下。大人兵少,又从湖南远道而来,粮饷供应不易,宜速战而不能拖延。且长毛在长江下游尚有几十万人马,倘若发兵来救,则大人处境危矣。”
曾国藩微微点头说:“老先生言之有理。”
“大人,前年年底,长毛来攻武昌,那还是常中丞、双提督在守城,长毛开头几天攻不下,后来挖几个地道,每个地道里塞几百斤炸药,这才把城墙轰倒。以后地道又被填平,人们也就慢慢忘记。在下却记得,长毛挖十多处地道,还有半多没有炸开,若把这些地道口找出来,把以前炸药清出,再堆放加倍好炸药,不愁武昌城墙不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