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如故又问:“院门都关好吗?”
嬷嬷笑话他:“怎,怕鬼婆婆来抓?”
封如故拉紧被子,重复问题:“大门关好吗?”
嬷嬷慈爱地笑道:“是,小少爷,都关好。”
尽管如此,封
……是灾民们里头儿?
封如故不知怎,被他们打量目光看得浑身不适,偏开脸,拉紧父亲手:“父亲真打算只放粮,不收报酬?”
听到这话,封明义有些不高兴:“什报酬?”
“叫他们干活换取粮食,不好吗?”
“他们饥饿难耐,何来力气干活呢?”封明义紧盯儿子眼睛,“故儿难道是不愿施舍?”
封明义只是想以实例,教儿子多行善事,没想到儿子会另有番高论,便蹲下身来耐心倾听:“故儿何来此言?”
“朝廷赈灾粮,意在平复民心,遏制叛乱,因此,数量要多,质量便定不会太好。父亲先给他们精米细粮,等朝廷赈灾粮来,他们便只能吃次等食物,反会生出怨怼来。”
封明义愣,心里觉得这话有些道理,面上却仍带着笑:“故儿怎把人心想得如此之坏?”
小封如故:“人心或许本不坏吧,只是没遇到变坏机会而已。”
这话出,封明义觉出不对劲儿来。
。
无奈下,知府召集城中富贾,意思也很明确,是要这些商户出资,在赈灾之物到达之前,先顶上阵。
封明义自幼受儒学熏陶,重仁重义,不等知府明言,便同意由自家拿钱,出钱放粮,开设粥棚。
而封家庄园就在城边,庄园前空地,可以用来设立粥棚,日夜熬粥,随时发放,还可设置处药棚,防治疾病,以免有灾民将疫病带入城中。
知府欢欣不已,立即拍板定下。
“不是不愿。是不妥。”小封如故认真道,“父亲无偿放粮,这是仁心,却也是断他们自谋生路念头。反正若是,每日能躺着领粮领药,也会不思进取。”
堂言传身教课下来,封明义忧心忡忡地把封如故领回家,满心着反思自己教育出什问题。
封如故倒觉得没什,回家后,净过手,嬷嬷就领他去吃点心。
临睡前,他对准备吹灯嬷嬷说:“嬷嬷,留盏灯吧。”
嬷嬷想想,也笑:“睡前老奴可是叫小少爷不要喝那多茶,非是不听。行,给你留盏。”
儿子对世事认知……似乎太过偏执些?
明明他与幼时自己读是样圣贤书,怎会……
小封如故不知父亲此时复杂心情,探头张望,无意间在人群里望到两个奇怪灾民。
他们两个生得人高马大,同样穿着破衣,却不热衷于排队拿粮,靠着棵粗竹,看着方向却是封家庄园。
有灾民路过他们身边时,会乖乖交上半块馒头,或是半碗粥。
粥棚开设那日,封明义携幼子亲临,看着难民们争先恐后领取粮食,心中宽慰不已。
他指着人群,道:“故儿,将来你若继承封家衣钵,须要记住,以仁德为先,这是为人修养、为医慈心、为富仁义。”
时年九岁小封如故看着人群,不解歪头:“父亲,这粥棚要设几日?”
“设到朝廷赈灾物来时。”
小封如故煞有介事道:“那,恕故儿直言,父亲给他们米太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