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嘉靖皇帝想法果真如此?
沈默不这认为,他在进考场之前,便提醒琼林社六位老兄,谨记‘曾铣之败’!
其实不只是考前,在这几年里,这位老兄反复被沈默提起,当做认识嘉靖皇帝反面教材。其经历大致如下:
曾铣时任兵部尚书总督三边,位高权重比当今太尉杨博还甚,在长期抗击北方蒙古过程中,发现蒙古人之所以想抢就抢,想走就走,根源就在于朝廷失去河套地区这个重要战略缓冲,于是,曾部堂以满腔报国激情,写下那篇誓要恢复河套檄文‘此劳永逸之策,万世社稷所赖也!’
应该说,这是谋万世上策,且完全具备可行性,并不是不着边际胡吹气,如果朝廷照准,在三边威望很高曾铣,还是有希望达成这
评论太祖太宗谁对谁错?还要不要命?不是发错卷子吧?
看到这种考题,贡生们汗水刷声便下来。这哪是考试啊,这是把俺们往火上架着烤啊!
沈默看到题目也是微微皱眉,但他想却是另回事儿……昨天张居正告诉他,鉴于局势若斯,绍兴知府唐顺之等上疏,请重开福建、浙江、广东三市舶司,此疏上立刻惹起轩然大波,朝中大臣分成旗帜鲜明两派,派认为当仿效太宗例重开海禁,另派则坚持太祖立下规矩,片板不下海。这阵子两派人是天天吵、日日辩,从朝堂吵到家中,从内阁辩到六部衙门。想不到这股争论,竟然直接变成本次殿试考题,让贡生们对此发表看法。
其实不只是他,大部分考生都是消息灵通,耳聪目明,见先前会试考题便是‘生财有大道’,现在又出来个‘该不该开海禁’,其背后意思不言而喻——
大家都是考几十年试人,自明白想要殿试独占鳌头,篇符合圣意策论十分重要。如果皇帝看后很满意,状元头衔就会十拿九稳地到手。所以‘妄揣上意’虽然非法,但却是必不可少。
比如说,南宋辛丑科贡士黄由,就是因为揣测圣意,摸准志向高远孝宗皇帝,心雪耻却又惨遭失败后,急需心灵上安慰,便以‘天下未尝有难成之事,人主不可无坚忍之心。’为论点,写篇策论。登时把孝宗皇帝感动眼泪哗哗,认为此人立论正确,志向高远,特别是‘坚忍’二字,大慰朕心,立即拆开试卷弥封,方知是吴县举子黄由,立刻点为状元。
像黄由这样取得好成绩不在少数,比如说洪武十八年练子宁;建文二年胡广;成化二年罗伦,等等,可见写出篇迎合上意文章才是王道!
所以贡生们无不幻想着像黄前辈那样,能够摸准皇帝心思,但人家黄由等人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对孝宗皇帝脾气性格,抱负志向都清二楚。而这些平日里‘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后辈们,恐怕连到底哪几个省遭倭患,俺答是鞑靼还是瓦剌都说不清,更别提去解那位堪称史上最神秘嘉靖帝。
好在有沈会元会试程文在,大家都已经细细揣测过,对文中鼓吹重开市舶司好处印象深刻,所以全都依葫芦画瓢,慷慨陈词,力述开海禁之优点,不开海禁之害处,恨不得将大明所有沿海城市,都变成市舶司才好……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