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沈默露出思索表情,唐顺之有些疲惫道:“很看好你将来,只要不出现意外,这大明朝堂二十年后将会是你天下,你可以主导场中兴,也可以酿成场灾难,是福是祸,全在你念之间。”
“那如何分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呢?”沈默倒不是要完全听他,来自五百年后灵魂,最可贵地方,便是不会迷信任何权威,哪怕是面对如来、安拉或者耶稣。但这并不妨碍他,虚心向位大贤问‘道’。
“标准是量力而为。”唐顺之垂下眼睑道:“你感觉自己跳跳脚能做到事儿,便不要犹豫留力,全力以赴去完成,但千万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种弱
,正是,bao动造反源头!”
“第二大不平在于南北差距太大,南方鱼米之乡,富足安康,就算有倭寇侵扰,生活也远远胜于北方……有道是仓廪足而知礼仪,想要让个孩子读书,平民百姓至少要达到小康才行,这在南方不算难事。而在北方,能读得起书孩子,却少得可怜。”沈默沉声道:“受教育层面差别,体现在科举上,便是南北考生质量差距太大,虽然有南北榜分区录取,但最终排定名次,可是不分南北。”
沈默缓口气,接着道:“们都是过来人,自然知道非翰林出身,不得入内阁,所以朝廷丞相、部堂们,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本身南方人就瞧不起北方人,现在他们在北方做官,更是绝少为北方百姓考虑,只为自己官位,不管百姓死活,甚至是北方安危……如果将来,北方连年旱灾,同时蛮族造反,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第三,是商人与士人不平,士人不事劳动,却可享尽特权,不劳而获;商人创造无穷财富,却没有任何政治地位,还要受尽士人欺凌剥削,这样后果很严重,会让掌握巨大社会资源商人,对朝廷缺乏归属感,不可能跟*员同心协力,甚至会在某些时候,倒戈相向,从背后狠狠捅这个朝廷刀,这都是很有可能。”
最后,沈默总结道:“不平事有太多,只是以这三大不平为深,如果不解决,哪条都会引起灭顶之灾。”顿顿,又道:“就算不在当代,却也不会超过百年,拙言不肖,为华夏计,也要试着去解决下这几个问题。”
听完沈默慷慨陈词,唐顺之却慢悠悠道:“王安石变法,最后结果如何?”
“失败。”沈默望着唐顺之,轻声答道。
“为什会失败呢?”唐顺之问道。
沈默心说,那可好比三岁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好在唐顺之没有难为他,而是自问自答道:“王安石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自以为聪明,太想当然。”说着加重语气道:“件事情、个现象出现在世上,必然有其合理性,否则它就绝不会诞生,诞生也会马上消亡。”
“王安石不懂得这个道理,他痛恨切不公平现状,想要打破所有旧制度。殊不知,旧有制度或许顽固,或许不合理,却符合最强大方要求。所以最强方,定会是维护制度、执行制度人,这些人都是无与伦比聪明人,且拥有最强权力,他们定会对任何妄想破旧立新之人,展开最凌厉攻势,从肉体到精神上,将异己分子全部消灭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