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穿着白绸襕衫、头戴黑色幞头中年人,出现在讲经台上。待学子们安静下来,他才自介绍说姓袁,是书院执事:“尔等既然有备而来,本院好处本人自不消赘言。只说说本院架构……中岩书院有三级六堂。初级三堂设在下寺,中级两堂设在中寺,高级堂设在上寺。”
“尔等入门考试之后,成绩合格者,进初级之‘仁’、‘义’、‘礼’三堂学习。年半后文理通者升入中级之‘智’、‘信’二堂学习。再过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高级之‘率性堂’学习,积满学分,方可毕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袁执事最后道声:“接下来,便是本院入门考试,尔等需用心应答,这关系到诸位今年能否入院。”说完便敲响台上面金锣:“领取号牌之后,找到相应考场进行初试。”
马上有书院人,抬着箩筐向学子们分发号牌。陈恪得到个丁字号,与苏辙同号,苏轼和五郎个甲字号,个戊字号,四人便分头去找各自教室。
陈恪和苏辙考场,在讲经台东侧间禅房,两人到时,前面已经有二十多人人在排队。学子们个个进去,最多盏茶功夫便出来,有泪流满面,有面色凝重,没个神态轻松。
是程家兄弟。
“是他们……”陈恪也认出程家兄弟来,当初在眉山就避让他们回,想不到在青神又回。他眯起眼睛,定定望着马背上身影,不知在盘算些什。
“好赶路吧,不然要起个早五更、赶个晚大集。”方才耽搁时间太多,陈忱看看升起日头,催促起来。
※※※
眉州人都说,先有中岩寺、后有峨眉山。
“难道个也没录取?”苏辙也有些紧张道。
“不会,八成是不当场宣布。”陈恪宽解他句,见前面个出来,便道:“该,等好消息吧。”
“嗯!”苏辙重重点头道:“三哥定然没问题!”
“嗯……”陈恪心里亦有些小惴惴,深吸口气,便踏进禅房。
禅房里,摆着张长桌,长桌后,坐着三个中年儒者。待陈恪进来,中间那个便发话道:“关门。”
中岩寺庙始于唐朝中叶,由天竺高僧所立,后陆续扩建,终成为今日所见宏大寺庙群。
整个寺庙群分下寺、中寺、上寺。下寺座落在岷江之畔;中寺掩在半山腰丛林中,距离下寺五里;上寺翘然于峰顶,距离中寺亦是五里。条石梯小道盘绕岩边林中,将三寺串在起。
中岩书院就寄身于这中岩寺中,起先是以中寺后院为讲堂。其创办者王方王老夫子,将书院建在寺庙中,是这里环境清静、优雅,远离城市,正适合传道向学:二是寺庙住持乃是他堂兄,家人自然好商量。
庆历兴学后,来书院求学人数,bao增,王方便在县衙帮助下,又将上寺和下寺空置禅院盘下来,修葺之后,作新增教室、宿舍……虽然宋人崇佛,但僧侣人数远无法与五代相比,这都得感谢周世宗柴荣,道旨意命天下僧尼还俗,至今宋帝国还受益于此,大量废弃禅院便是明证。
此刻,陈恪等人并千余报名入学士子,被引到寺后讲经台下,那昔日高僧讲法之处,有块容纳千人大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