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忍着心痒替王弗把发髻梳好,才让王弗把信拿出来给他看。展信看完,苏轼对王弗道:“好事好事,他竟是要到国子监读书去,这样们通信可近多。”
国子监下有国子学与太学,照理来说太学应该是附属于国子学才是,不过庆历年间太学从国子学挪出去,有独立校舍。
王雱光说是去考国子监,没说他是去国子学还是太学,不过苏轼可以推断出件事:王雱他爹显然是朝中*员,而且
苏辙是个老实孩子,据实以告:“这道题和哥哥见过,是哥哥个好友在信中写来。”
张方平来兴致,看向苏轼。
苏轼便把自己与王雱信中相互考校事说出来,并把几道印象深刻难题告诉张方平。
张方平听,感觉题目出得还真有点水平,寻常人根本不可能想出来。张方平抚须赞道:“如此益友,应当多往来才是。”
苏家三父子都得到张方平认同,心中十分欢喜,在成都府住几日才回眉山去。回到眉山,苏轼兄弟二人先去见程氏,而后才各自回房。
起来。
苏轼盯着眼前卷子,立即想起王雱在心中给他抱怨过“许多长辈见便要考校功课”,王雱这厮光是抱怨几句还不够,还要把被考校问题列成考卷,叫人送来给他,美其名曰“有福同享”。
照苏轼看话,这应该叫“有难同当”才对。苏轼灵机动,飞快把张方平出题浏览遍,瞧瞧有没有什难题可以截下来考考王雱。有福同享!
苏轼也有点强迫症,但凡王雱写来题目里头涉及他没读过书,他就恨不得立刻把书找来好好看遍。通信这段时间以来,苏轼看书直接比以前翻番!
张方平出题还是有点水平,不过难不倒苏轼,他飞快地提笔完成大半,最后两道题琢磨半天才作答。等他答完卷,往旁边看,弟弟还没做完呢。苏轼瞧见弟弟空着题目,决定给弟弟点小提示,他在桌下踢踢苏辙,然后朝他晃晃笔杆子。
苏轼去年成亲,妻子王弗午睡方醒,正坐在妆镜前梳妆。听到脚步声,王弗转头看,明眸含笑,起身迎道:“回来?”
苏轼把王弗拉回妆镜前,拿过梳子替她梳起发来。
王弗道:“回来得正好,昨儿刚有封信送到家里,还想着要不要托人送去成都府给你。”
王弗知道苏轼有个直在通信朋友,每回苏轼收到信都会第时间拆开来看,读到兴起处还会粲然大笑、拍案叫绝,度让王弗酸挺久,觉得这指不定是苏轼哪个红粉知己写来。
后来苏轼把信给她看几眼,那字虽然说不上顶漂亮,却是风骨已成,铁画银钩间带着男儿独有英气,她这才晓得苏轼是跟个远在青州少年人通信——亏得有人愿意送这远信。
笔杆是空心管子,意思是这句经义出自管子。
苏辙刚恍然地准备作答,窗外就传来苏洵轻咳。
转头瞧,张方平和苏洵都站在窗外瞅着他们呢。
苏轼马上腰杆挺直地坐好,目不斜视、耳不旁听,专心检查起自己卷子来。
即便试图作弊被抓个现行,张方平看过他们答卷后还是非常满意。张方平指着其中道题夸道:“这道题有些偏,还以为你们会答不出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