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必用武力,挫其锐气,使其归降,不敢再生对抗之心;
第二,建城垣、驻军武,以维法纪;
第三,汉蛮税赋劳役,体平等,使其明晓朝廷法度,不生骄妄之心;
第四,现在蛮寨是蛮寨,汉居是汉居,说是杂居,实则壁垒森明,老死不相往来。应强迁移民,迫使杂居,则十年之后,便有异族通婚,最迟百年,必弥于合。
第五,都蛮土司,遣子入成都,年换。既为人质,又使未来土司识汉字、习汉文,读圣贤书;
样读过圣贤书人,见到王法全无威慑,怕也要肆无忌惮、快意恩仇。
此事之后,只怕更加助长蛮人气焰、寒汉人民心,奈何到这步,蛮人之骄横早已养成,犹如龙之逆鳞,只可抚,不可拂,否则立生事端以挟官府。下官也唯有抱份私心,只盼在任内莫出乱子就好。
这户人家倒也能忍,经好言相劝,收银子再也不提报仇之事。谁料此事过去两个月,他们却暗暗不知从哪里约来帮手,趁那凶手酒后离开集市,行至偏僻处时下手把他杀死。随后把火烧油坊,全家逃不知去向。
蛮族村寨赶来本县报复,事主已逃,他们便迁怒其他汉人,大肆烧杀抢掠番扬长而去。这来县上汉人大怒,齐曰:朝廷不为百姓作主,王法已荡然无存,等唯有自救罢!有人登高呼,刹那间聚起数百人,杀奔蛮人村寨去。
蛮人村寨遇袭,酋长敲起铜鼓,四山八岭各处村寨齐来支援,先杀退本县汉人,随即鼓作气劫掠周围数县,才酿成这场剧变!”
第六,蛮人愚昧落后,火耕流种,既饱且嬉,官府要资助援扶,助其建房舍,拓荒田,教耕种,使其有屋有田,安居乐业。
第七,建民学,授礼仪,使蛮人子弟皆习教化;
第八,拓商业,南北西东四方商贾往来穿梭,天下消息流通不塞,开阔视野,见识广泛,那时便是用兵驱赶,恐怕他们也不会再愿住进深山老林,甘过野人生活。”
杨凌听到头两条时,还只是颔首静听,到第三条时便急忙挥手让书记官记下,鄢县令平蛮八策说完,杨凌欣然而起,越过公
鄢县令苦笑道:“过度偏袒、味纵容、司法不公,以至于目无法纪者更形嚣张,遵纪守法者官逼民反,现在闹到这个地步,谁还寻究当初事端因何而起?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有这个糊涂县太爷,没理。”
杨凌听罢,目光凝道:“本官得报,都掌蛮劫珙、筠连、庆符诸县,屠长宁逾千人,火焚纳溪,庐舍千余、县之公宇,皆成灰烬,打到后来,蛮人声称汉人先袭都掌蛮,各县皆称蛮人先劫各郡县,反倒无人知道这次叛乱起因竟在于此。你既知之甚详,为何方才言不发?”
鄢县令无精打采地摇摇头道:“下官是存少言避祸念头,另外也是心灰意冷,这样下去,就算这次答应都掌蛮无理要求,把他们安抚下来,要不几年,他们必然再次反叛。百余年来,都掌蛮时降时叛,反复无常,就是这个道理。朝廷想要长治久安,难!”
帐中众人鸦雀无声,杨凌静半晌才徐徐问道:“若依你之见,当如何才能使其归化?”
鄢县令定定地看杨凌眼,这才答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