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太监做到这个份上,堪称是史无前例。但知晓底细人都知道,这只是面上原因。
究其更深层次,还是那杜司公有个花容月貌姐姐,不仅被圣上看中,还路晋封成贵妃,诞下二皇子,便如妲己转世般,将圣上迷得神魂颠倒。
前朝后宫,竟是被这姐弟各占半壁江山。
京律司直属皇帝管辖,某种意义上便是天子耳目,不出事则矣,出事动辄便是几十上百人命。谁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无辜冤魂,却又碍于杜陵春狠辣无情行事作风,纷纷敢怒不敢言。
正统出身文官都看不上杜陵春,心中暗自唾骂阉人出身,地位卑贱,可偏偏皇帝对他宠信有加,对那些参奏折子总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不痛不痒斥责两句也就过去。
杜陵春笑意味不明:“改日有机会,在下回请大人。”
语罢告辞离开,转身朝着对面酒楼而去。二楼有间包厢,外间守着两名不显山不露水护卫,暗处亦有人盯梢。见杜陵春上楼,抱拳见礼:“司公。”
杜陵春淡淡嗯声,推门进去。里面坐着那名富商老爷,还有位少年公子。
老爷往他身后看眼:“怎不见人?”
杜陵春微微躬身,跳过那段“奴才”对话,将事情经过大概言说遍,末道:“奴才无能,有负陛下所托。”
看着他道:“大人这话新鲜,可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是奴才,就好像百姓听命于官,官效命于皇帝。”
若想改命,需得不择手段往高处爬才行。
后面句话被他隐去。
公孙琢玉是现代人,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他只有数不清、莫名其妙优越感:“百姓听命于官,是因为父母官,官听命于皇帝,则是因为天下人都是皇帝子民。”
子民和奴才还是有很大区别。
厢房里酒菜到底也没怎动,皇帝很快带着应侍卫离去。
面前中年男子竟是当今圣上!
皇帝不做声,饮口上好茶:“朕初次见他,还以为又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却没想到不仅断案机警,还心系百姓,可见万事不能只瞧表面。也罢,江州趟也不算白来。”
杜陵春应是:“只是宫外到底危险,陛下还是早日回宫好。”
皇帝道:“朕下午便启程回京,前朝余孽事便交由京律司去查,只可错杀,不可放过。”
若问这大邺权臣有谁,首推宰相严复,其次便是京律司提督杜陵春。他幼年入宫,在皇帝潜龙时期就已经伺候在旁,后来救驾有功,加官进爵,得封京律司正二品提督,位列朝堂,荣宠无限。
说话间,两碗阳春面已经端上来。实在素不能再素,和清水煮白面没什两样。公孙琢玉将其中碗挪到杜陵春面前:“来,起吃。”
杜陵春显然是不会吃,用丝帕缓缓擦拭着指尖,并不动筷。公孙琢玉看眼他微微翘起尾指,眨眨眼,心想还真是个太监啊。
文人士子大多清高,瞧不起权宦之流。公孙琢玉以前也不喜欢,总觉得太监这种生物阴阳怪气,还总爱背后给你使绊子。但想起自己上辈子死前也差点做太监,就没这个念头。
杜陵春终于开口:“大人慢吃,家主子还等着回去复命。”
公孙琢玉:“面不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