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原心道:“目下米价约为两银子二石,五百石米就是二百五十两银子,二百五不大好听,不过米价很快就会涨,再过几个月米价翻倍也不稀奇。”
张原回到东张宅中,天已经黑,月亮还没升上来,大石头来报说侯县令派门子来传他去要问话,张原不知道有什事,带武陵匆匆随那门子往县衙而去——
绍兴府试,上万名考生、两万篇八股文,按四百字篇计算,那就是八百万字,要在半个月内完成阅卷评定放案,若是知府徐时进人承担话,那是绝不可能完成,徐时进把绍兴府八县县令和县学教谕召集到府衙同阅卷,这样连同他和绍兴府学教授就有十八个人,负担大为减轻,每个县县令和教谕负责本县考卷,初选三百人,八个县共初选二千四百人,完成初选,八县县令和教谕各回本县,余下阅卷就由徐时进和府学教授完成——
四月初九日八县考生全部结束府试,十二日开始阅卷初选,十八日完成初选,山阴县令侯之翰回到县衙,便让门子传张原来,见到张原,侯之翰道:“张原,今日府试初选已结束,山阴县千六百多考生通过初选有三百人,然后徐知府再从这三百人中录取百二十人作为童生,童生是有名额限制,山阴和会稽是大县,有百二十人,其余六县都是百人——今日唤你来,是想问问你那两篇八股文是怎破题?”
张原便将“赵孟之所”和“君子喻于义”这两篇制艺破题和承题背诵给侯县令听,侯之翰皱眉道:“初选三百人当中好像没有这两篇制艺,这怎回事
灾害,对此他也无能为力,他又不是地方官,就是地方官也作用有限,连绍兴这种水乡都要遭旱,大明朝国运也真是衰败,张原现在能做就是照看好自家几户佃农,帮助他们渡过荒年,估计这鉴湖边田地即便受灾也不至于绝收,还有就是设立义仓,这事得向族叔祖张汝霖禀明,设立义仓屯积救灾粮也要尽快施行——
当日傍晚,张原用过晚饭后去西张北院拜见族叔祖张汝霖,说今日出城所见和当日鲁云鹏等人以田契银钱相谢而他想借此成立义仓之事,张汝霖皱眉道:“你才十六岁,读书方是正事,这样是不是有些用心过度?”
张原道:“族孙以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族孙读圣贤书,明世间理,就是要用到实处,这样知才是真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味埋头书斋,学到都是陈腐学问,如何能兼济天下。”
张汝霖笑起来,点头道:“你心智开明,志向不小,很好,叔祖愿襄助此事,这义仓你可想好以何为名?”
张原道:“正要借叔祖名望,请叔祖赐名吧。”
张汝霖略思忖,说道:“就叫阳和义仓如何?”阳和是张汝霖之父状元张元汴号。
张原喜道:“甚好。”
张汝霖道:“筹建义仓之事还得禀明侯县令才行,侯县令是你老师,你自与他说,你要借名义行事也依你,不过这些事都要等府试放榜后再说,你若府试通过,是童生,捐助米三百石给义仓,若府试都通不过,那什事都休提。”
张原叉手道:“是。”
却听张汝霖笑道:“你若侥幸中府试案首,那捐助五百石米,哈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