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张毅城虽说表面上大彻大悟,但内心纠结却丝毫没有减少。以眼下情况看,刀渊源虽然折腾清楚,但线索却似乎离冯向京磨刀病越来越远,自己此行目是调查冯向京磨刀病,而并非研究那把日本刀啊……“也难怪日本就巴掌大个国家,能侵略咱们八年,难怪堂堂个大国,连个沧县都保不住!”刘宝昌貌似也是个愤青,“想当年,铸刀技术,是从咱们中国传到日本,结果真到比刀时候,人家刀砍咱们,就跟砍烧火棍子样!告诉你,就四个字,不思进取!就像现在这个社会!眼瞅都二十世纪,还天天念叨四大发明,百年前就念叨四大发明,到现在还是四大发明,这多年,人家都发明多少东西?这就是不思进取!”说到这儿,这刘宝昌情绪似乎是有些激动,“不发明也便罢,好东西还不知道爱惜,这多年,有用玩意没看见有谁去发明,祖宗上留下来东西你看看还剩下什?现在这社会上,有几个会拿毛笔?《三字经》《弟子规》,放在过去那都是托儿所课本,现在大学教授,有几个会背?”只见这刘宝昌越说越激动,把个张毅城说浑身直打冷战,心说这大爷可真够能上纲上线,自己本来就是来打听林学义,此刻眼看着就要发展成政治课,妈什《三字经》《弟子规》那堆东西自己也不会,放任这老爷子继续愤青下去,不会把自己也卷进去吧?“刘前辈,别着急,别着急,切都会好,现在有这个趋势……”发现形势不对,张毅城赶紧转移话题,“对刘前辈,按您说法,林学义家里有钱有势,又是武林高手,他佩刀应该是好刀啊,怎会如此不堪击?”说实话,张毅城问这个问题,也不是完全为转移话题,因为张毅城自己也确实有些纳闷,中国传统单刀,尺寸都比较宽大,而日本刀雏形是唐代传入日本中国苗刀,所谓苗刀并不是苗族人用刀,而是因为刀形状类似秧苗而得名。苗刀设计初衷并不是纯粹砍杀,而是集“刺”“挑”“砍”为体综合型近战兵器,此类刀刀身细长,分量也比较轻,本身并不适合纯粹砍杀。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中国单刀质量更大也就是更重,日本刀要轻些,日本刀砍断中国刀,是细刀砍断宽刀,本就是件有悖常理事,两把刀质量究竟要有多大差距,才会差如此悬殊?“这个事……言难尽!”说到这,刘宝昌长叹口气,“林学义要真是用自己刀,没准不会败,那把豆腐渣刀,并不是林学义自己刀!”“哦?”张毅城愣,“难不成找人借?”“错!”刘宝昌摇头,“那是本地有名刀剑坊专程为林学义打刀!”按刘宝昌话说,本来,林学义在决战书上约定比武时间就在三天之后,可日本那边虽说答应派人应战,却总是借口战事繁忙拖再拖,到真正比武那天,距离林学义战书上约定时间已经足足过个多月。在当时,沧州最有名刀剑坊叫“纸头坊”,乍听倒像个卖马粪纸,相传前清时期,满洲八旗老爷们最为追捧京城铸剑师傅杨传良为避战祸从京城来到沧州开设此店,取这个怪名用意原本有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