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全国文化中心。这里设有全国最高学府和各类专科学校,建有藏书丰富国家图书馆和各种学术研究机构。文人秀士荟萃,各类艺术家和科学家也多汇集这里,文学艺术繁荣,文化生活比其他城市丰富,古代重要科技成果不少产生于此。
古代教育事业分z.府办官学和民间办私学两种。官府设学,在秦以前已有,不过当时教育对象限于贵族子弟,人数也比较少。西汉武帝时,各级文化教育机构开始完善,在首都设立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相当于今天大学。唐代除设太学外,还在首都设国子学、广文馆、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各类专科学校,通常有学生二三千人,上设国子监进行管辖。此后,历代在首都皆设国子监和各类专门学校。
此外,都城还有地方办州县学,以及民间设立,称作家塾、会馆、书会等教育平民子弟私立学校。南宋临安甚至每里巷就有二所私学,朗朗读书声,随处可闻。
选拔和任用官吏是历代政治重要内容。战国时代各国选用官吏,主要有两个途径,条是“军功”,即提拔作战勇敢人;另条则是“养士”,即把批有学问有才干人供养在自己身边。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礼聘天下贤士。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稷下学宫,招集天下贤士百千人,给以优厚待遇。除国王,些国家大贵族,例如齐国孟尝君和楚国春申君,也都养大批士,这些贵族有住在都城,也有不住在都城,但都城无疑是士最集中地方。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当官主要途径,吸引无数读书人。科举考试般分几级进行,最后考试都在首都举行。唐代武则天曾经亲自在洛阳宫殿出题考试,开科举考试中所谓“殿试”先例。宋代正式确立殿试制度,并规定每三年开科次,每次录取进士二三百人左右。自唐宋开始,赴京赶考,金榜题名,成为无数文人梦寐以求目标。唐代每年入京赶考者至少有万余人。当时诸科取士名额较少,每年只有几十人至二百人。到北宋时进士名额增多,有时竟高达七八百人,赴京赶考人数大大超过唐代。每逢科举之年,这些四面八方前来会考文人学士,给都城增添不少文化气氛。
科举考试中举成名状元照例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第二、三名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他些中举者授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三年期满以后有人也授翰林院编修或检讨。自唐代以来,翰林学士便是皇帝近侍,作文学侍从之臣,并参与修国史、实录和起居注,十分荣耀。由于这措施,科举考试尖子差不多都要先在都城生活若干年。
拥有全国最大国家图书馆是都城为全国文化中心个重要标志。早在西周时代,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设史官,既记载国家所发生政事,又负责保藏z.府图书和文献档案。西汉定都长安不久,即在未央宫建石渠阁、天禄阁和麒麟阁三座藏书楼,此后又建立新藏书楼,并派人到全国各地访求图书,充实国家图书馆,此外又派学识渊博学者刘向、刘歆进行校勘整理。虽然汉代是在秦始皇焚书之后,仍收集到很多图书,到西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