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想来,杨抚台指名道姓表示想去扬州这个人间天堂,扬州府反应应该是最激烈。在蜜罐里舒服惯扬州府*员们各有各权力,又是在天下数数二富裕地方做官,无不逍遥,不会喜欢有个品级高高在上巡抚闯入,将他们全都管起来。
更何况扬州府并非势单力薄地方,扬州城共有盐、按、府、李佑四个衙门,各有各长处,同气连枝、同声相应起来气势绝对不弱。
盐运司是第有钱衙门,丁运使与首辅徐阁老共为前首辅张若愚门生;按察分司耿巡道身为风宪官可以言所欲言;府衙罗星野虽然弱点,但勉强也算搭上捏着鼻子认领他彭阁老;李佑更不用提,不管他是什衙门,这个名字就是最好名片。
杨抚台想去扬州,某种意义上堪称捅马蜂窝。可是扬州府居然沉寂无声,对杨抚台试探毫无反应,怎能不让朝廷中大佬们人人惊异?其实还真是巧合。
丁运使因为李佑事,被朝廷罚闭门自省三个月并严禁干涉地方政务,这种时候哪敢主动跳出来送人把柄。更何况盐务直属户部,又不归巡抚管,扬州城里还有其他衙门,着急应该是地方。
巡抚搬家不是小孩过家家,朝廷准许凤阳巡抚衙门移驻自有朝廷考虑。
杨抚台奏请移驻,更多是出于自己脸面,不愿与新设河漕总督同城比邻而居。
但在朝廷眼中,河漕总督与凤阳巡抚这两个督抚级别封疆大吏同驻淮安,简直是种对地方统治资源浪费,确实还是分开各驻方比较合理。
淮安位于河、运、淮三方交叉口,天然河漕总督驻地,所以只能是凤阳巡抚走人,在江北地区另寻驻址。
南直隶江北地区,除淮安,便只有凤阳和扬州、庐州三个大府,其他多是散州,其中凤阳和扬州是朝廷重点考虑对象。朝廷将杨抚台奏请明发邸报,就是要试探各地态度,毕竟为平稳过渡,地方上态度也很重要。
耿巡道则是任期快到,所以多事不如少事,不管什大事都装聋作哑,只求平稳渡过最后几个月,然后入京接受考计。
罗大人与李大人这两个将因为巡抚移驻而受害最重地方官,经过密谈后,不约而同认为对方会出手,为避免被杨抚台惦记上,自己还是为对方摇旗呐喊好。
如果个地方从上至下全都强烈反对,还要强行将巡抚衙门移过去很可能会酿成些让朝廷丢脸事情。
果不其然,朝廷将杨抚台奏请明发后,凤阳府上下十分齐心协力跳出来,致声称杨抚台选择没错,扬州府确实是最合适地方,而凤阳府是绝对不合适。
凤阳方面主要理由有二,是凤阳本已有中都留守司,再来个凤阳巡抚衙门,未免叠屋架床、机构重复;二是凤阳府地广人稀,又穷又苦,负担本已沉重,巡抚大衙门来更难以供给。
庐州府态度相对比较淡定,但也委婉表达意见。理由同样很充分,在南直隶江北地区里,庐州府位置相对太偏,远离江北地区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没有巡抚驻地气质。庐州府府衙心里大概也明白,只有脑子进水江北巡抚才会跑到庐州府来驻扎。
唯有扬州府方面,出现满朝大佬无不诧异静默状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