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事喜欢计划周详,算无遗策,谋定而后动,倾向于稳扎稳打。例如当年谋取次辅入阁之路,他先推动刑部尚书杨进入阁打下根基,后派李佑进内阁办分票事牵制阁老,最后忍到六年次京察时,才携势发动。
正所谓,先有台下十年功,后有台上分钟。但李佑偏偏相反,总是台上分钟,便硬要顶去别人台下十年功,太善于随机应变借力发力,同时常常搞出很多计划外变故。
今天又是这样,演化至目前,重要事情已经不是廷推,个小小五品不算什,也不是太后想表达什态度,不过个快归政太后而已。真正值得深思之处在于,继续下去可能又要导致内阁重组。
执掌中枢内阁变动走向,乃是朝廷政局最大事件。说句诛心之论,在内阁势压外朝体制下,皇位交替虽然还是国家仪式中最大事件,但对般大臣实际影响力还真不如内阁大学士换人。
历代大学士没有类似于普通文官这样任期限制,往往是久任不去。所以*员都懂得,要实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活力和变动,只能通过各种或见光或不见光手段来实现。
之前满殿沉默那片刻,许次辅心中曾将连同自己在内六个大学士罗列遍,排列组合游戏,就将在这六个人之间进行——
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徐岳、次辅建极殿大学士许道宏、群辅之文华殿大学士袁立德、群辅之二武英殿大学士彭春时、群辅之三文渊阁大学士杨进、群辅之四东阁大学士金恕。
对朝政格局稍有解都清楚,这六人虽然还没到党羽遍布朝野地步,但又可分为三大派别:
徐岳、彭春时是派,徐岳历任词林科道,是前首辅门生,彭春年先历科道,后以户部尚书入阁。
如今此派以左都御史江辛岳、户部尚书晏俊两个重量级九卿为外围,科道势力也很强。
但想大动内阁,特别是到改变权力格局这个程度,终究是件牵连甚广事情,时机堪称可遇而不可求,十几年也未必能遇到次。
想至此建极殿大学士许道宏也觉得很不可思议,就是这样十年遇机会,居然在短短两年内两次出现并让李佑主导。景和八年二月迫使老首辅致仕、内阁彻底大变样算次,今天大概也可以算上次。
身边已经站出来两个大学士怎考虑,许次辅不用细想就清二楚。
武英殿大学士彭春时所想很简单,无非是从根源上消弭事故,稳住形势
许道宏与杨进算为派,许道宏出自吏部,是最年轻阁老,杨进出自刑部。如今此派以吏部尚书赵良仁、刑部尚书荀飞谦为外围。
去年为保送赵良仁迁吏部尚书,而让出左都御史。此外,老资格朝臣兵部卢尚书因为与吏部尚书赵良仁同乡关系,也算靠近他们个。
袁立德与金恕同派,均出自礼部,在外朝九卿中势力最弱,只有礼部尚书海书山勉强算是。
但袁立德与彭阁老都是先皇时期就入阁老牌大学士,向奉行贴近皇家路线,很受两代天子亲近。所以虽然在外朝口碑般,但位置坐得也很稳当。
却说次辅许道宏看到李佑站在门槛处进退不得,心里忍不住地连连苦笑,说起来李佑让他苦笑或者哭笑不得几乎已经成常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