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也小吃惊,问:“什条件?”
“共同出资,共同享有成果。”伊莱尔没说比例,他就是问个意向。
杨锐心里捉摸着,倒是觉得不错。华锐实验室本来就留有余量,运行到现在,磨合也相当不错,完全可以承担数个项目。
“原则上同意,具体比例,你们派人来谈吧。”杨锐和捷利康合作不错,开发辅酶10技术更是现成,耗费不多少精力。
伊莱尔口中说好,心里却是颇有些羡慕。生物制品开发动辄百万美元,等于说,杨锐句话就要来数十万美元研究经费,这对刚刚步入中产阶级英国人也是不小刺激。
莱尔见杨锐情绪平稳,放心许多道:“是,如果对方公司生产线重建话,们压力会很大,总部决定下调全球出货价,趁着日本公司产能缩减时候,争夺客户。”
日系生物制药公司普遍自动化水平高,熟练工人少,替补工人更少,这点不像是欧美系公司,更是不能与跨国开厂捷利康相比。
杨锐问:“售价下调多少?”
“具体数字不知道,总部应该会派员特别说明。”
杨锐点头,道:“也吃年超额红利,降价就降价吧。”
……
过去年,他从捷利康手里拿到近400万美元,虽然弄个私人实验室,手里积攒现金也不见少,红利降低点倒也无所谓。
伊莱尔松口气,又道:“除此以外,公司还想让问您,是否有意愿继续开发相关生产技术。”
“你们想委托来开发?”杨锐听就明白。
“您实验室已经投入运营,据说已经获得不小成果,公司内就有提出,请您继续开发相关技术。”伊莱尔是鹦鹉学舌问询,心里却是感慨:自己比杨锐还要年长七八岁,谁能想到,这样个中国人,竟然自学成才,到捷利康这样跨国制药公司也要咨询合作程度。
尽管英系公司向开放,捷利康也是喜欢收购胜于自产制药企业,但像是这种什东西都没见到,直接委托开发情况,还是极少出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