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者对这种学说,虽曾度注意过,受过它若干影响,但后来是采取怀疑和批判态度;在九三三年所作《听说梦》(收入《南腔北调集》)中,他曾批评过这种学说。
②指胡梦华对汪静之诗集《蕙风》批评。《蕙风》于九二二年八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后,南京东南大学学生胡梦华在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发表篇《读〈蕙风〉以后》,攻击其中某些爱情诗是“堕落轻薄”作品,“有不道德嫌疑”。鲁迅曾对胡文进行过批评。参看《热风·反对“含泪”批评家》。
③成仿吾湖南新化人,“五四”时期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主要成员之,文学评论家。约在九二五年五卅运动后,他开始倾向g,m。九二七年至九二八年间曾同郭沫若等发起g,m文学运动;后进入g,m根据地,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长期从事g,m教育工作。鲁迅《呐喊》出版后不久,成仿吾曾在《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九二四年二月)发表《〈呐喊〉评论》文,从他当时文学见解出发,认为《呐喊》中《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都是“浅薄”“庸俗”“自然主义”作品,只有《不周山》篇,“虽然也还有不能令人满足地方”,却是表示作者“要进而入纯文艺宫庭”“杰作”。成仿吾在这篇评论里,曾引用法国作家法朗士在《文学生活》书中所说文学批评是“灵魂在杰作中冒险”这句话说:“假使批评是灵魂冒险啊,这呐喊雄声,不是值得使灵魂去试冒险?”
④《呐喊》印行第二版九三○年月《呐喊》第十三次印刷时,作者将《不周山》篇抽出,因为篇目与过去印行者不同,成为种新版本,所以这里称为“第二版”。
⑤厦门石屋指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居住“集美楼”。
⑥未名社文学团体,九二五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等。九三年解散。该社注重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俄国和苏联文学,并编印《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未名新集》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