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时候,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他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级别。修完他课后记忆犹新学生寥寥无几。他死后,几位同事向学校图书馆捐赠部中世纪文献手稿,权当对他纪念。这部书稿也许还能从珍稀古籍典藏库里找到,书上写段题记:“敬赠密苏里大学图书馆,以缅怀英文系威廉·斯通纳。诸位同仁谨记。”
如果偶尔有学生碰巧看到这个名字,也许会纳闷威廉·斯通纳是谁,但促使他探究好奇心顶多止于提个漫不经心问题。斯通纳活着时候同事对他并不怎尊崇,现在几乎绝口不提。对年纪稍长同事来说,他名字意味着让人想起等待大家那个最后结局;在年纪更轻听来,这个名字不过是勾起毫无意义过去某种声音而已,而且没有什共性可以跟他们本人或者自己职业联系起来。
他于1891年出生在密苏里中部布恩维尔村附近家小农场,距离大学所在地哥伦比亚约有四十英里。虽然他出生时候父母都还很年轻——父亲二十五岁,母亲勉强二十岁——可是,即便还是个小男孩时候,斯通纳都觉得他们老。父亲三十岁时候显得像四十岁,因为常年劳作,腰身已经佝偻,经常绝望地盯着年复年支撑着全家生活那块贫瘠土地。母亲对自己生活还能够耐心对待,好像那不过是她必须要忍受段稍微漫长瞬间。她双眼透着苍白淡色,模模糊糊,眼睛周围皱纹,在贴着头顶梳起、后面挽个髻稀薄灰发衬托下,显得更加耀眼。
从自己最早能记得时候开始,威廉·斯通纳就有很多活儿必须要做。六岁时候,他就得从那几头瘦骨嶙峋母牛身上挤奶,把几只猪赶进离屋子不远圈里,还要到窝母鸡那里去收鸡蛋。甚至从去距离农场八里路乡村学校读书开始,从黎明前到天黑后,他这段时间都要被两种活儿所占据。十七岁时候,在农活重压下,他已经开始驼背。
这是个孤单家庭,家里只有他个孩子,全家被逃不掉辛劳紧紧地束缚在块儿。黄昏时候,家三口坐在那间小厨房里,亮着唯那盏油灯,凝视着昏黄灯焰。经常在这个时候或者晚饭和上床睡觉之间工夫,唯能听到声音就是靠背椅里某个身躯单调活动声,以及在那幢年迈老房子下面某个木器发出微弱而柔和吱呀声。
这幢房子建在片荒芜四方形平地上,走廊和门扉附近那些不曾漆刷木椽已经塌陷。由于长年累月侵蚀,房子已经带上那片干燥土地颜色——灰色和褐黄色,中间还夹杂着白色条纹。房子另外侧是条长长走廊,稀稀落落地点缀着几把靠背椅和若干砍削过桌子,还有个厨房,全家有限相聚时间大部分就是在那里打发。另侧是两间卧室,每间里面都摆放着铁制床架,涂成白色,外加把靠背椅,张桌子,上面有盏灯和只洗脸盆。地板是没有涂过漆木块砌成,分布很不均匀,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