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斐德洛被学校体制所逼,不得不说出他想得到什,但他认为这样强迫学生接受他看法,会摧毁他们创造力。完全顺从他看法学生注定要丧失创造力,或者写不出自己认为真正够水准文章。
于是他修正项基本规则,
在研究良质这件事上很愚蠢。
幸而学生们不知道这点,如果当时他们对这点有意见,他很可能就无法回答他们。然而在黑板上定义下面,他又写着:"但是即使良质无法界定,你仍然知道它是什。"这个时候又引起学生阵骚动。
"哦!们不知道。""你们知道。""哦!们不知道。""你们知道!"他已经准备些资料要拿给他们看。
于是他选出学生两篇文章做例子。第篇写得十分凌乱,有些很有趣想法,然而却无法构成完整文章。
第二篇写得非常好,但是他刻意隐瞒自己为什写得这好。斐德洛把两篇都读给大家听,然后要大家举手表决,谁认为第篇比较好,有两个人举手;他又问有多少人认为第二篇比较好,有二十八位同学举手。
他说:"你们有二十八位同学举手认为第二篇比较好,这种价值判断就是所谓良质。所以你们知道良质是什。"大家沉默许久,在重新思考他话。为更进步地强调他看法,他在班上读四名学生报告,然后要每位学生按着他们标准把优劣写在纸上,他自己也写下来。然后在黑板上统计出全班意见,同时把他评价也写上去,两者之间十分接近。开始班上对这种练习很感兴趣,但是过阵子就觉得很没意思。他所谓良质非常明显,他们早已经知道究竟是怎回事,所以没有兴趣再继续听下去。现在他们问题变成:"好吧!既然们知道良质是什,们怎样得到它呢?"现在必须研究修辞学,而他们也不再反对其中种种规条。这些规条不是目,只是些写作技巧,以制造某些效果。他把良质各个层面列出来,比如说:统、生动、权威、简洁、敏锐、清晰、强调、流畅、悬疑、出色、准确、比例适当、有深度等等。由于这些抽象名词都很难定义,所以他就利用刚才比较手法介绍给学生们。比如说文章统,也就是故事如何前后连贯,可以借着撰写大纲改进自己技巧。而要提高文章权威性,则可以增加注释,因为注释能够提供更多权威性参考。
在大课程里面都会提到大纲和注释,但现在却被作为提高良质方法。
如果学生交来报告中列出注释毫不起眼或是大纲松散,就表示他只是敷衍事,没有达到报告应有良质,所以毫无价值可言。
然而要回答学生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良质?"这几乎使他想要辞职。
他认为:"这和你要如何得到它完全无关。它就是这样好东西。"有位不满意学生在课堂上问:"但是们要怎样才知道什是好呢?"就在他问出口之前,他明白已经有答案。别学生经常告诉他:"你已经看到。"如果他说:"没有。"他们就会说:"你看到,他已经证明这点。"学生已经完全可以自己评断良质——就是这样,他教会他们写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