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最为深重,苏联官方就用个标准答案来反驳:“死人都样,不要做区分。”
旦承认绝大多数死者是犹太人,就没法否认苏联其他民族是种族灭绝帮凶;再说,斯大林本人就是反犹。1943年到1946年,格罗斯曼和爱伦堡都在为“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撰写《黑书》(TheBlackBook)。这是部纪实作品,记述在苏联和波兰土地上发生屠杀犹太人事件。但是《黑书》从来就没有出版过。[24]不管怎妥协让步,这样书,苏联是不会允许出版。
长篇小说《人民是不朽》也像《斯捷潘·柯尔丘根》样获得斯大林奖提名,可是,尽管评选委员会致推选,斯大林还是将它否决。格罗斯曼下本小说《为正义事业》,刚开始时候获得好评,可是后来却遭到批判。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格罗斯曼是犹太人;第二,当时正是斯大林统治如日中天时候,战争实际情况点儿都不许写,战争第年惨败更不许写。“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其他领导成员都已经被捕被捕,被杀被杀,新波大清洗马上就要开始。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若非如此,格罗斯曼几乎肯定也会被捕。
接下来几年格罗斯曼获得公众意义上成功。他被授予声望极高“红旗劳动勋章”,《为正义事业》也再版。这个时候,格罗斯曼正在写他那两部杰作:《生活与命运》和《切都在流动》。这两部作品都是直到1980年代后期才在俄罗斯出版问世。[25]《为正义事业》政治上没有《生活与命运》那异端。作者本来想把《生活与命运》作为《为正义事业》续篇来写。《生活与命运》里人物,很多也都是《为正义事业》里人物,但是最好把《生活与命运》作为部独立小说来看。这本书很重要,不仅是文学巨著,也是史学鸿篇。斯大林统治下俄国,没有比这本书更为全面描写。其他持不同政见作家—沙拉莫夫、索尔仁尼琴、曼德尔施塔姆夫人,他们感召力来自他们都是体制外人;而格罗斯曼感召力,至少部分地来自他对苏联社会各个层面都如指掌。《生活与命运》是整个时代写照。在《生活与命运》中,格罗斯曼实现很多苏联作家竭尽全力却没有取得成就。书中每个人物,不管如何生动地呈现,都代表某群人或某个阶层,其命运是那个阶层命运缩影:施特鲁姆代表是犹太知识分子;戈特马诺夫代表犬儒斯大林主义*员;1930年代成千上万老布尔什维克被逮捕,阿巴尔丘克和克雷莫夫是其中两个;1941年苏军败涂地,当局迫不得已,度改弦易辙,先不看党员出身,而看他能不能打仗(至少有几年是这样),诺维科夫就是这样位可敬军官,苏联实行这个政策后,他能力才得到承认。这部小说,不论是文体,还是结构,都没有什标新立异地方。但格罗斯曼书中道德拷问步步紧逼,他把苏联**主义等同于纳粹主义,这可是异端邪说。若不是因为他这个论调,《生活与命运》几乎就奇怪地符合当局要求:要求作家写出真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