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ndSexualityinIanMcEwan'sWork,1995)、《伊恩·麦克尤恩作品:心理分析》(TheWorkofIanMc-Ewan:APsychodynamicApproach,2002)、《麦克尤恩唯童年:个元情节发展》(McEwan'sOnlyChildhood:DevelopmentofaMetaplot,2008)。她从精神分析角度,研究麦克尤恩作品中所体现出来俄狄浦斯情结、对男性气质认同困难、被排斥感觉、不能解决悲哀、向童年倒退、性倒错和性,bao力等问题,认定作家本人通过创作来释放内心压力。在这个意义上说,麦克尤恩早期作品中那个反乌托邦世界,是个不同寻常家庭背景回声;而他后期作品中对家庭价值回归和认同,也是多年累积内心深层渴望投射。
“以文惊世”
英国历来是个等级制度森严国度,语言和文学是划分等级制度工具之。出身寒微母亲像对待炸弹样小心翼翼地对待语言,这种态度给麦克尤恩很大影响,他养成锤炼字句好习惯。不幸是,由于幼年辗转于海外7所学校,他语法相当糟糕,因此不得不请好友严加纠正。在孤寂中学时代,他读不少阿加莎·克里斯蒂、格雷厄姆·格林、艾丽丝·默多克作品,却对“更高级”古典名作兴趣不大,比如说,他没有读过《麦克白》。中学毕业之际,他曾寄希望于获得剑桥大学奖学金,但在面试中因考官问及《麦克白》而张口结舌、羞愤莫名。在伦敦闲年时光,有时充当临时垃圾搬运工,1967年,麦克尤恩终于进入苏塞克斯大学(TheUniversityofSussex),主修英语和法语。这所新兴大学是英国六七十年代面向平民子弟“平板玻璃大学”(plate-glassuniversities)代表。此时麦克尤恩成绩中下,少言寡语,瘦而矮,穿有增高垫皮鞋,戴厚厚眼镜。但是在大学最后年,他发展两项爱好:读弗洛伊德,写小说。
1970年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后,恰逢东英吉利大学(TheUniversityofEastAnglia)课程改革,著名批评家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MalcolmBradbury)开设首期“创造性写作课程”(creativewritingcourse),学生无需提交毕业论文,只要交上定数量文学作品,合格者即可戴上硕士帽。这简直是量身度造绝佳机会,麦克尤恩即刻报名,并于1971年获得文学创作硕士学位。迄今为止,东英吉利大学创造性写作班最成功毕业生,依然是麦克尤恩,紧随其后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雄(KazuoIshiguru)。
恩师布雷德伯里直以麦克尤恩为傲,后来在写《现代英国小说:1878—2001》(TheModernBritishNovel,1878—2001,2001)时还专论过弟子作品。他敏锐地指出:“伊恩很吓人……不过,那不是故意要耸人听闻。他是从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