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书·突厥传》记有两个不同突厥起源故事,都涉及狼祖先。个是这样:突厥汗族阿史那氏祖先部落遭到邻国血洗,只剩个十来岁小男孩,虽然邻国士兵起恻隐之心不忍杀害,还是砍他双脚,弃于草泽。只母狼衔肉来给男孩吃,救他性命,他长大就和母狼交合,使母狼怀孕。尽管他最终还是被邻国国王派人给杀掉,但母狼幸得逃至高昌北边山里(阿尔泰山?),生下十个男孩,其中之就是阿史那。大概由于细节比较生动,这个故事对后世读者影响最深。《周书》又用“或云”方式,在母狼传说之外记下另个起源故事,根据这个故事,突厥祖先阿谤步出于匈奴以北索国,有十七个孩子,“其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伊质泥师都“别感异气,能征召风雨。娶二妻,云是夏神、冬神之女也”,阿史那就是伊质泥师都孙子。阿史那儿子被立为阿贤设(可还原为AslanŠad),遂开创其后突厥历史。《周书》在记载不同起源传说后,总结句:“此说虽殊,然终狼种也。”很显然编纂《周书》史臣们遇到过史料选择困难。突厥起源竟有多种说法,难以确定何者为正,史臣们只好把两个说法都记下来,好在两个说法中都有狼生因素,可以笼统地确定突厥“终狼种也”。
《周书》处理方式显示出唐初史臣某种值得表扬谨慎,但还不能据此就认定他们见到突厥起源传说只有这两种,也就是说,不能假定他们没有排除掉其他说法,特别是与狼生无关、不足以证成突厥为狼种那些说法。《酉阳杂俎》有条就是与狼绝不相干,称“突厥之先曰射摩舍利海神”,还记有射摩舍利与位海神女交往经历。这种海神故事似乎与突厥向中亚发展历史有关,而类似起源故事也许还有多种,经过史臣拣选淘汰,就只剩下两种与狼生有关说法进入正史。研究者认为,多种起源传说并存,说明突厥帝国多元构成。换个说法,起源传说丰富多样,说明突厥帝国还没有完成对历史叙述整理,还没有使某些记忆沉寂下去直至遗忘。《酉阳杂俎》还有条说“坚昆部落非狼种”,似乎是强调黠戛斯历史起源不同于突厥,可见唐人已经有“突厥为狼种”基本认识。也许就是因此,《周书》这样解释突厥人在旗杆顶端置金狼头以及侍卫被称为“附离”(böri,狼)原因:“盖本狼生,志不忘旧。”
这史料要想在现代历史学里确立其历史真实性,还要经受番现代史学方法与观念审视。首先们不能认为唐朝史臣所记录突厥起源,与突厥汗国官方历史叙述是致。现在已无法确知古代王朝如何获取和整理有关域外史地知识,估计总是以各类使者出使报告为基础,当然也有对域外来使采访所得。不过,这些知识得自中间人必定居多。所谓中间人,在中古时期主要是粟特人。突厥人自己也有同样说法吗?突厥人也会讲述狼祖故事吗?迄今所见突厥汗国方面文字史料,无论是突厥文还是粟特文,都没有提到狼生起源。第汗国粟特文布古特(Bugut)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