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贵族会有好几个“家”,都城里有处主要家,供在朝廷上班用。大贵族宅院很大,往往要占个街区甚至更多。春秋不像后世,官僚机器没那发达,官府衙门也很少。大贵族除上朝和国君、同僚们议事,平时都是在家办公。比如季氏当司徒,他家就等于司徒府(衙门)。
此外,贵族在都城郊外往往有处乡间别墅,供假日里家人、同僚们休闲聚会。然后,在自己封邑还会有处家宅,如果犯错误,得罪国君,贵族往往要辞职回封邑里居住,表示闭门思过。大贵族封邑很大,像三桓家族瓜分鲁国,他们都要营建座城池做自己封邑中心。
都城里士、工、商分城区居住,这是普遍情况,但也有例外。比如齐国老丞相晏婴,他家就住在市场附近,而不是贵族城区。他解释说:这样买东西方便。但鲁国是很重视传统礼仪诸侯国,按阶层分区应该比较严格。
那时不仅农村里有乡,城里城区也叫“乡”。跟贵族生活有关“乡”,都是指都城里城区。比如贵族礼仪里,有专门“乡饮酒礼”“乡射礼”,有人误会成在乡村里喝酒、射箭,其实这是贵族们宴会,般是在家里举办。城里同乡街坊邻居叫“乡党”,也不是农村老乡意思。
孔子成贵族,肯定会尽量住到“士”城区里面。从《论语》记载他社区生活可以看到,他正是生活在贵族士大夫扎堆街区。比乡再小街道、社区叫“里”。孔子说:家所在“里”,定要有仁人做邻居才好,这样便于求知。10
那时贵族街区,基本都按家族亲属关系分布。孔子在曲阜城里安家,在孟氏家族生活区建房子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他这家庭直和孟氏有上下级关系。
对于不务正业、屡教不改贵族子弟,当时有“强制搬迁”惩罚措施:第次惩戒,先强制搬迁到相邻城区(乡),离开家族、宗族聚居地;如果还不改悔,就强制搬到郊外;再不改,搬迁到边境,直到最后放逐到化外蛮夷之地。后世流放刑罚就是从这来。
乡饮酒和乡射,是都城贵族们主要社交聚会。孔子编辑《仪礼》中,对它们程序有详细说明。古代注释家说,这是管理乡大夫组织活动,按时令举行。其实不定,有影响力贵族可以随时召集,像孔子少年时,季氏宴请所有“士”以上贵族,就算是次大型乡饮酒礼。孔子成大夫,肯定常参加这类宴会,他家也可能组织类似聚会。
乡饮酒礼,或者比较正式社交宴会,般主人家拟好需要宴请宾客名单,派发请帖,还要请位擅长社交贵族担任司仪。客人到以后,按照年龄在堂内依次就座。古代中国不像现在坐椅子、沙发,那时都是“席地而坐”,地上铺张大席子,上面有每个人坐小垫子,宾主登堂入座,要脱鞋、脱袜子,跪坐在垫子上,具体说就是先跪下,再坐在自己脚后跟上。成语“正襟危坐”,这个危坐就是跪坐。孔子坐有讲究,“席不正,不坐”11。
中国古人喜欢用“磕头”表示尊敬,跟这坐姿有关,因为那时坐着就是跪着,弓腰低头表示初步敬意,这叫“拜”,其实就是跪着鞠躬。更高敬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