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时间更短,但是味道不好啊!”
按照官方规定,全中国学校授课都应该使用规范普通话。但实际上龙老师和烹饪学校别老师,上课时全都用特别“规范”四川话。反正,偌大成都,除这样少数人,大家都是说四川话啊。而且,像四川这种偏居隅地方,“天高皇帝远”,谁管得着啊。快速四川话像枪林弹雨般射向,把搞得高度紧张、精疲力尽。不过已经在成都生活年,倒也掌握些字词句段。之前大多数人跟说话时候都会用普通话,所以这是第次完全融入四川方言。龙老师拿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努力去理解那些不太熟悉词语。她字迹也不算清晰工整,黑板上常常是阵“狂草”。只能请求同学们帮忙,把那些字词个个工整地誊写到笔记本上,课下再翻字典弄懂。有时候王女士会把笔记寄给,就拿去复印,空闲时间再跟上进度。
四川话有点像蹩脚普通话。普通话里“sh”变成“s”,声母就像加热软糖,拖得长长。词句结尾总会带上点儿化音,听着流里流气。还有很多人“n”“l”不分、“f”“h”不分(比如,四川人说“湖南省”会说成“福兰省”)。另外,普通话声调就更难学,阴阳上去、二三四声之外,竟然还有轻声。说普通话时候不加声调,人们很难明白你意思。你对别人说“请问”,别人可能误会你要“亲吻”。但是在四川话里,这些标准声调都乱套。
还有普通话中完全没有方言词汇,理解之后还挺生动,但开始可完全听不懂。“没有”变成“没得”、“什”变成“啥子”、“不知道”变成“不晓得”,更别说五花八门俚语和粗话。幸好,对川菜火般燃烧热情鞭策着不断调动自己耳朵和舌头,迅速地学习着方言。很快,就刹车,不再单纯学习普通话。在北京和上海遇到人也开始问:“你为什说四川话?”
还带着初生牛犊勇气,头冲进专业烹饪词汇大漩涡。专业中餐烹饪是非常严肃、复杂和成熟。就像法国人,各种酱汁做法特别正规,而且有很大差别。厨房里烹饪艺术也自有套需要严格遵守章法。中国人对于切菜形状有详细分类、各种味道结合也都不同、烧和炒也有不同程度和做法。比如,“炒”好像听上去很简单,但要追求准确,必须说清楚你是滑炒、爆炒、小炒、生炒、熟炒、炒香、盐炒还是沙炒,这些只是时能想起来。
有本《川菜百科全书》列出目前四川使用五十六种不同烹饪手法。如果你再去北京、广州或上海,还能发现另外无数种技法,有些特别具有地方特色,非常具体。早在公元前二世纪,那些铁器时代英国祖先还住着茅草棚,吃着原始面包、肉和稀饭时候,根据湖南马王堆贵族墓葬出土资料来看,中国就已经有十种烹饪和保存食物方法;更别提各种各样切肉法、不同烧菜与调味方式。中国人会吃啊,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龙老师和别老师们写在黑板上字,有特别专业和生僻,大众字典上也找不到。在大学里那些专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