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以下卷帘,引端王至帘中,犹固辞,太后宣谕:“不可。”余等亦隔帘奏言:“国计不可辞。”闻帘中都知以下传声索帽子,遂退立廷下。少选,卷帘,上顶帽被黄背子,即御坐。二府、都知以下各班草贺讫,遂发哭。[12]
二府大臣退下,继续商议以哲宗名义发布遗诏,并召翰林学士承旨蔡京进宫动笔起草。[13]蔡京后来成为徽宗朝重要人物,不过他此时就已经参与徽宗故事,只是当时他弟弟蔡卞已高居二府大臣,比他官职还要高。
二府大臣旦准备好遗诏,就要宦官向朝廷百官宣读,但还没来得及宣读,徽宗就召他们入殿。
上御坐,宣名奏万福讫,升殿。上密谕章惇,语声低,同列皆不闻。余云:“臣等皆未闻圣语。”惇云:“请皇太后权同处分事。”上亦回顾余等云:“适再三告娘娘,乞同听政。”余云:“陛下圣德谦挹,乃欲如此,然长君无此故事,不知皇太后圣意如何。”上云:“皇太后已许,适已谢,乃敢指挥。兼遣制未降,可添入。”[14]
于是二府大臣又叫回蔡京,修改遗诏。诏书已经修裱,内容除指定徽宗继承皇位,还提到哲宗病情,希望葬礼从简,*员们只要短期服丧——这些都是遗诏中常见内容。[15]遗诏宣读也依照常规进行:
班定,引宰臣升殿受遗制,西向宣读讫,降阶。再拜讫,宰臣烧香、奠茶酒讫,又再拜。方宣遗制,时止哭,然上下内外恸哭声不可遏。移班诣东序,贺皇帝即位,又奉慰讫,宰臣、亲王、嗣王、执政皆升殿恸哭,上亦掩面号泣。[16]
二府大臣劝徽宗为社稷大计克制自己悲伤,随后,他们拜见向太后,奏知遗诏中增加段落。太后说:“官家年长聪明,自己那里理会得他事?”大臣们告诉太后是徽宗说她已经同意,太后说:“只为官家再三要如此。”[17]
从曾布记录可以看出,向太后非常确定地希望徽宗继承哲宗皇位。她在别处还说到,徽宗非常聪明,有次还明确说其他皇子都没法跟他比。[18]还有次,曾布提到神宗很聪明,向太后则说徽宗很像他父亲。[19]毫无疑问,太后很喜欢徽宗,而且认为他是神宗在世儿子里最有能力个。徽宗幼年丧母(生母陈嫔妃在神宗陵前去世),因此向太后非常重视徽宗教育。而且,徽宗生母已不在人世,这对他被选中继承皇位也许是有利,因为不会再有位皇母(如哲宗生母朱太妃)与向太后竞争母亲权威。由于徽宗只比赵佖小三个月,他们年龄差别只是象征意义上。但赵佖患有眼疾,即使只是视力不好,也不再是皇位最佳人选,因为皇帝每天必须阅读成堆奏疏等等。在徽宗登基当天,曾布、许将和蔡卞讨论选择他继承皇位问题,三人均认为显然应该选择徽宗,而章惇提议让第四位皇子赵似继位是别有用心。另种可能是,宫中其他人,比如宦官首领,在向太后面前说徽宗好话。太后还怀疑朱太妃与几个大宦官暗中串通,让她儿子赵似取代徽宗登基。曾布记录他后来与向太后次谈话,太后说,她问宦官梁从政继位事情该如何办,梁回说听章惇,可能他明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