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直接受益者,就是袁克定自己。
1915年8月,在袁克定直接策动下,由杨度领衔,联合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共同发起成立“筹安会”,时称“六君子”。在这六个人当中,除杨度是著名“湖湘才子”之外,刘师培和严复是学术泰斗;孙毓筠、李燮和、胡瑛曾是同盟会骨干,辛亥g,m时都是冲锋陷阵人物,曾经当过省都督。在他们当中,严复思想较有代表性——在严复看来,根据文明进化论规律,中国最好还是保留帝制,但应进行适当宪法约束,应在激进与保守之间,寻找平衡点;况且,民智浅深与君权轻重直成反比,在民智尚未真正开化情况下,仓促实行西方m;主,可能会引起社会激变。个性怪戾严复对袁世凯也有“针见血”评价,在严复看来,袁世凯充其量只是帝制时代个能干总督或者巡抚,如果要带领国家与列强相抗衡,则太缺乏科学和哲学知识,也太无世界眼光;但严复又认为,只有袁世凯才是当下中国唯强者,代表着秩序和集权,即使不能立即采取强国措施,至少也能尽快结束让人疯狂无z.府状态,制止中国走向分裂。
“筹安会”在发表宣言中指出:辛亥g,m时,全国人民激于时情感,仓促成立共和国体,没有人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以致很多“深知之士”明知其后患无穷,也“不得不委曲附从,以免时危亡之祸”。宣言援引拉丁美洲各国内战不止事例,证明共和制不切合实际。宣言同时表明,筹安会宗旨,就是以学术团体,“筹国之安”,“将于国势之前途及共和之利害,各摅己见,以尽切磋之议”,希望“全国远识之士,惠然肯来,共相商榷”。
“筹安会”开始宗旨是对帝制进行单纯理论探索,但随着事态进展,很快就发展成为帝制摇旗呐喊组织。筹安会在北京成立之后,又在各省成立分部。随后,筹安会组织会员进行国体投票,投票结果自然是赞成帝制。接着,筹安会发出第二次宣言,准备组织各界公民请愿团,向参政院递交更改国体请愿书。
恢复帝制浪潮就这样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参政院开会,研究处理公民请愿问题。政事堂左丞杨士琦代表袁世凯发表书面讲话,声称:“维持共和国体,尤为本大总统当尽之职分。近见各省国民纷纷向代行立法院请愿改革国体,于本大总统现居之地位,似难相容,然大总统之地位,本为国民所公举,自应仍听之国民。”这种吞吞吐吐表态,对于变更国体态度不明,似乎既是赞成又是反对。不过弦外之音显然很清楚,那就是如果全国人民硬要袁世凯做皇帝话,他也会尊重和服从国民意愿。
alt
蔡锷签名
袁世凯半推半就,明显地就是怂恿人们继续努力。人们看出袁世凯心思,争先恐后地开始“进谏”。粤系首领、被调离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亲自领头发起和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会长为沈云霈(梁士诒亲信),副会长为蒙古亲王那彦图以及袁世凯表亲张镇芳。该组织很快成为帝制运动指挥中心。局面已变得不可控制,人们怀着各种各样目,纷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