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洛巴以常人无法接受方式,次次想探底那诺巴心理承受力极限,而那诺巴,这位出色弟子,次次向上师证明他心足够开放。他不愧为帝洛巴法脉继承者,在他心与上师心之间,沟通至为彻底。
们认为自己相当开放,没有多少分别心,可当上师吩咐们去做什,第反应仍然是要判断,有时还会因为不认同而犹豫或拒绝。不是说们不信任上师,而是无始以来形成习气,遇事定要作评判,稍有不顺就要反弹,问题就在这里。
上师是们决心恭敬、友善相对人,对他尚且如此,对其他人、其他事会有什反应可想而知。因此,上师让们以他为对境,学习以开放、柔韧心待人处事。“不违背上师教言”,不是要树立上师权威,而是为
。”
当别人都去接受上师灌顶、传法时,他却要忙着背土石建房子。每次房屋即将竣工,上师都会将他顿痛打,并且命令他重建。他背烂,“法”影子却依然看都看不到,就这样日复日,苦难、委屈、琐碎劳作磨掉他傲慢和浮躁,也平息他急于求成冲动。他不再以为往昔业障是随便说说就能清净,也不再奢望即身成佛,他甚至放弃继续求法打算,准备死之。而就在这时,他和上师之间障碍清除。上师终于同意向他传法。
上师说:“为净除你罪业,叫你来建筑息、增、怀、诛房屋。把你从灌顶会座中赶出去,又做很多不合情理事情,可是你不起丝毫邪见,这表示将来你弟子和法统学道时能具足信心、精进、智慧、慈悲等切弟子应具条件。修道之时,皆能于此生无大贪著,有忍苦精进修行毅力,最后生起觉受证解,具足慈悲和加持,成为圆满具相上师。”
佛陀教言可以通过文字流传下来,而佛法真谛只存在于上师心里。它传承只有条途径,那就是以心传心。
当你放下成见、伪装和打算,不再牵挂、焦虑和希求,你心才真正敞开。只有到这时,你才有可能去接收上师直在试图传递给你信息。
敞开是个漫长而艰难过程,它意味着淡化你之间界分,而们生活却是建立在分别心上。整个人生似乎都耗费在分别这个、那个,好、坏,接受、拒绝上。
们把事物与概念联系,把概念与情绪、态度联系。如果你分别能力稍弱,别人就会把你看成智力低下。正是因为全社会都极力推崇分别心,人与人之间才会这样疏离,世界才会这样四分五裂。
分别心使们用孤立、分离眼光看待事物,万事万物之间联结便在们眼中消失,所以们很难以包容心面对世界,而且相信自私就是利己。
有人不知道怎样印证自己修行是否有偏差,方法其实很简单:看看你“自”是否依然强大,你与他人、与世界之间界分感是否依旧强烈。
上师帮助们弱化分别心,训练心开放能力,有时候,他会采用激烈手法,像帝洛巴对待那诺巴那样。看上去帝洛巴上师直在想方设法虐待他弟子,而那诺巴毫无怨言地全部接受下来。暂且不谈这两位大德各自成就,单是他们之间默契交流已经令人叹为观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