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两章所述,z.府思维中存在着巨大性别数据缺口,导致z.府制定政策以男性为中心,且损害妇女利益。之所以出现这些数据缺口,定程度上是由于未能收集到数据,但同时也是因为男性在世界各国z.府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们未必认为男性主导z.府本身就是个性别数据缺口,但至少有证据表明,女性视角是很重要。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头10年几项美国研究发现,女性更有可能将女性议题作为优先事项,更有可能支持发起女性问题法案。[1]在英国,最近项对女性议员自1945年以来在议会产生影响分析发现,女性更有可能谈论妇女问题以及家庭政策、教育和照护问题。[2]项分析[3]研究1960年至2005年间19个经合组织国家[4]女性代表及其产生影响,发现女性政治家更有可能着手处理涉及女性问题。
经合组织研究还发现,女性言论会转化为行动。由于希腊、葡萄牙和瑞士女性政治代表人数增加,这些国家教育投资也有所增加。相反,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爱尔兰、意大利和挪威女性议员比例下降,这些国家“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也相应下降”。研究发现,哪怕只增加1%女性议员,也会增加教育支出比例。同样,2004年印度对西孟加拉邦和拉贾斯坦邦地方议会项研究发现,为妇女保留三分之席位,就能增加与妇女需求相关基础设施投资。[5]2007年份对1967年至2001年印度女性政治代表研究论文也发现,女性政治代表人数增加10%,“个人在城市地区接受小学教育可能性”就会增加6%。[6]
简而言之,几十年证据表明,妇女参与政治对所通过法律造成切实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只是也许,伯尼·桑德斯话并不正确,他话是:“有人说,‘是女人!投票给!’光这说可不够。”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认为这说就够,而是在于恰恰没人这说。另方面,很多人似乎认为候选人是女性就足以成为不投她理由。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不久,《大西洋月刊》公布个由尚未做出决定选民组成焦点小组投票结果。[7]他们主要结论是,希拉里·克林顿未免太有野心。
这不是个开创性观点。从安妮·阿普尔鲍姆(“希拉里·克林顿非同寻常、非理性、压倒性野心”[8]),到好莱坞大亨、m;主党捐款人、“克林顿昔日盟友”[9]戴维·盖芬(“天知道,还有比希拉里·克林顿更雄心勃勃人吗?”[10]),再到科林·鲍威尔(“肆无忌惮野心”[11])和伯尼·桑德斯竞选经理(“不要为满足国务卿野心而破坏m;主党”[12]),当然,还有老熟人朱利安·阿桑奇(“被她野心所吞噬”[13]),们似乎都能在件事上达成共识(在这个两极分化时代里,这点殊为难得),那就是希拉里·克林顿野心是不体面。事实上,这种比喻极其普遍,以讽刺新闻著称《洋葱报》因此发表篇题为《希拉里·克林顿野心太大,不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