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公里路。当时越过火车站前马路,走到对面家个体户开小餐厅,去打听千唐志斋所在。
“老师傅,请问张钫大花园在哪儿?”看过那篇短文,知道当地人把千唐志斋所在地,称作“大花园”。
“哦,很近,往那儿走五分钟就到。”那老师傅给指指方向。
果然,走不多远,就见到座很宏伟建筑物,像座旧时富贵人家公馆。这儿便是前国民党高层将领张钫园林“蛰庐”。20世纪30年代,他就在此营建他千唐志斋,把洛阳周围收集到历代墓志和碑石,特别是唐代墓志,都运到这里来安放。为保存这些碑刻,他盖座庞大建筑,里面有十多个像陕北窑洞那样收藏室,和三个长方形天井院。块块方形墓志,便镶嵌在这些收藏室和院中内外墙壁上,密密麻麻,无声地、默默地,向世人展示个个死者生平功业。
而今,千唐志斋没有什般游客,来几乎都是行家。那天早上,是唯访客。四周寂静得很,也像幽灵样,从个窑洞飘游到另个窑洞,浏览这些死者墓志。有时,也停下脚来细读,细读这篇篇名副其实“唐文”,因为这些墓志,不但是在唐代写,也是在唐代刻,流传至今超过千年。比起清代所编刻《全唐文》那种纸上文章,这些刻在石头上原始墓志,真给人种淡淡、幽幽、幽灵式“恐惧”感,仿佛死者又重回阳间样。
因为,这些墓志原本应当埋在死者墓室里。它们原本作用,并非要向死者生前阳间宣示什,而是要向死者死后阴间,宣扬死者生前功业。实际上,它们当初雕刻目,原就不是要给阳间俗人读,所以都被深埋在地下墓室里。然而,如今它们却高高镶嵌在墙上展示,仿佛逃也逃不掉。每次,见到这些墓志,总不免在想:“又座古人墓被盗。又个唐代幽灵重返阳间。”
千唐志斋连外头走廊和墙柱上,也镶满墓志碑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