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如此,不然在《莱茵工业报》中,也不可能出现能飞到天空还能安全着陆风筝照片。”
“那还能说明什?”
“再看后面吧,时隔十二年,论文里扑翼飞行器完全成型
“看过几眼,但看不懂。”如实地回答。
他则不紧不慢地打开电脑,点开之前发给他翻拍图片,又将电脑屏幕转向方向,说:“太具体也看不懂,但仔细看看,多少还能找到更多有趣细节。”
“你是要说他直研究是扑翼飞行器?这个昨天也在说明里说过。”
“不仅如此。”
“嗯?”虽然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又次仔细地看看。
悲伤。陈海宁第三次被调离山东机器局,是被徐建寅带到身边,起到汉阳。如同终于不放心自己孩子,惩罚已经不管用,只好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即便如此,陈海宁还是又发表下篇论文,那年是九〇二年。而这年,徐建寅已经死,死于九〇年时在汉阳钢药厂试验无烟火药意外事故。同样是爆炸,同样是意外,同样是无烟火药。
陈海宁,是爆炸事故亲历者。
陈海宁当时到底在不在现场,完全无据可考,但从前面推理不断延续到这里,不禁让人嗅到些令人不悦仇恨感。
极不喜欢这种因为理念不同而生恨事情,特别是很有可能他还是凶手,百多年来直找不到那个造成炸死徐建寅重大事故凶手。
那最后陈海宁有可能是z.sha谢罪?反正绝不可能是起冒失鬼失误造成事故,但如此大伤亡,也太过分些……况且这样惨重后果,已经在汉阳亲眼见过次陈海宁真还能下得去手?还要找那多人为自己谢罪而陪葬?
邵靖知道肯定不可能再发现什新东西,便不多等皱着眉头装作认真,指着屏幕上公式,说:“这个P,是功率输出,对吧?”
点点头。
邵靖熟练地把几篇论文放到同个窗口对比着继续让看。
“他在八八四年第次发表论文时,基本上没有计算太多机翼功率问题,而是着重论证椅子起飞时平衡性,还有这个挂在椅子底下秤砣最佳重量。”
“这个应该是陈海宁在留学之前就基本完成试验数据,在德国大概就是最终完善它。”
还有那身奇怪衣服。胸前配有那串串金属片,不禁让人想到或许是防弹衣雏形,所以难不成……他是杀害徐建寅凶手这件事已经被怀疑或者被发现,所以处心积虑地想再次引发场相同爆炸,诈死然后桃之夭夭?结果诈死反倒成炸死?怎想来都不可能,如鲠在喉不快让无法继续。但多少也是有成果,便五十地写简短文字,连同复印下来所有论文翻拍成照片发给邵靖。
已经有很久没和邵靖面对面说话。他看到发过去东西后,立即就回复,约第二天见面聊聊这个既有趣又让人不快事情。
就在他们历史档案馆休息区沙发处。
邵靖把自己笔记本电脑放到茶几上,用次性纸杯给们两个人都打杯水,坐下来。
“有没有看过陈海宁几篇论文内容?”邵靖说话永远是没有任何铺垫直入主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