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九品中正制最后完全变成替世家大族服务工具,所起作用也就完全是消极。
四“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诗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从感叹时光易逝发端,接着抒写功业未成、求贤若渴心情,最后以周公自比,表达安定天下雄心壮志。“杜康”相传是国最早发明酿酒人,或说为黄帝时人,或说为周朝时人,这里用作酒代称。“青青”两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成句,“衿”是衣领,“子”是诗中女子对他所思念情人称呼,这里借用来表示对人才思慕。“呦呦”四句是《诗经·小雅·鹿鸣》中成句,原是宴饮宾客乐歌,说有嘉宾,要以鼓瑟吹笙来相待,这里借用来表示自己渴望礼遇贤才。“明明”四句,以明亮月亮拾取不到为喻,表达自己求贤未得忧虑。“越陌”四句,则刻画故人远道来访后宴饮谈心、重温旧谊欢快情景。“月明”四句,用鸟雀选择枝头栖息,比喻乱世中人才选择合适地方投奔、依附。最后四句,表示自己要以吐哺折节精神,将尽量多人才延揽到手,帮助完成统大业。《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山不”二句,即从这里化出。“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食物,谓中途停止吃饭。《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云:“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沐三握发,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里表示要像周公“饭三吐哺”那样虚心对待贤才,使天下人心归附。全诗吞吐往复,跌宕抑扬,将诗人腔忧才、盼才、爱才、惜才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确乎是曲感人肺腑高唱。吴淇说:“盖厢口中饮酒,厢耳中听歌,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片怜才意思。”(《六朝选诗定论》卷五)揣想作诗情景,可谓深有会心,颇得真意。
《短歌行》是真实反映曹操对于人才真诚态度。在实践中,对于些闻名已久人才,曹操总是真诚地渴慕,希望有朝日能罗致到手。人才旦来奔,曹操总是真诚地欢迎,常有相见恨晚之感。官渡之战中许攸弃袁绍来奔,曹操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匆忙出迎,就是个突出例子。重要人才来奔,曹操都要尽快亲自接见,询问方略,听取建议,表达对对方礼敬之忱。对于那些反对过自己人,只要转变态度,曹操往往也能宽大为怀,不念旧恶,并委以官半职。比如陈琳,在官渡之战前夕为袁绍起草篇讨伐曹操檄文,历数曹操种种“罪恶”,其中有说是事实,有说则不定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