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无此土彼邦之异,因此康梁等人这思维方式,很容易就引申为相信各国历史、社会、政治等方面也是如此,从而将近代西方思想、学术与价值体系视为全人类发展指路明灯。这也印证章太炎后来观察:“中国士民流转之性为多,而执箸之性恒少,本无所谓顽固党者。特以边陬之地,期月之时,见闻不周,则不能无所拘滞。渐久渐通,彼顽固者又流转为新党。”
1906年章太炎东渡日本,主《民报》笔政,在与立宪派论战过程中,他开始进步反思西学对中国历史与现状适用性。当时严复译述《社会通诠》在知识界颇为流行。夏曾佑说“今日神州之急务,莫译此书若”。因为此书之作用在于“胪陈事物之实迹,则执著者久而自悟。泰西往例,莫不如斯。今使示之以天下殊俗,无不有此境”。通过总结社会发展“规律”,为中国指明未来发展道路。书中将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三阶段,严复在按语中强调民族主义乃宗法社会之产物,借此力斥g,m党反清之非。对此,章太炎改过去对严复态度,在1907年发表《〈社会通诠〉商兑》回应此论。他指出:
观其(严复)所译泰西群籍,于中国事状有毫毛之合者,则矜喜而标识其下;乃若彼方孤证,于中土或有抵牾,则不敢容喙焉。夫不欲考迹异同则已矣,而复以甲之事蔽乙之事,历史成迹,合于彼之条例者则必实,异于彼之条例者则必虚;当来方略,合于彼之条例者则必成,异于彼之条例者则必败。抑不悟所谓条例者,就彼所涉历见闻而归纳之耳,浸假而复谛见亚东之事,则其条例又将有所更易也。
在章太炎看来,社会发展不能把根据某国家或地区经验所总结观点视为放之四海皆准原理,严复书中最大弊病在于将西方历史经验视为人类社会发展唯“条例”,以此来审视中国历史,规划中国未来,合于西方理论则是,不合则非。至于中国历史自身规律,中国传统是否只能处于被近代西学评判地位,严复其实并未顾及。
基于这样认识,章太炎进步强调:
社会之学,与言质学者殊科,几何之方面,重力之形式,声光之激射,物质之化分,验于彼土者然,即验于此土者亦无不然。若夫心能流衍,人事万端,则不能据方以为权概,断可知矣!
在这里,他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现象不能等而观之。后者纷繁复杂,不同地域情状各异,不能以单标准进行衡量。此外,当时西方社会学主要源头之是19世纪法国人孔德,他目睹欧洲工业g,m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借鉴当时流行科学理论,倡导“实证主义”,欲将人文万象以自然科学方法治之,并形成套社会演进理论。对此,章太炎在其他文章中谈道:
社会学起自殑德(孔德)。殑德疾吼模、康德诸哲理,名之为虚灵学。其言曰“草昧世惟有宗教,次有虚灵学,次有质学”。然后人驳之曰“希腊盛时,既有质学,而嫥志虚灵者,乃在文学复古以后”。是殑德之说已先与社会成迹不符。
孔德社会学弊端就是将人文万象化约为,忽略各国各地发展中不同面貌,以至于结论与事实违离。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