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前提。而假借意义在于执简驭繁,能让有限汉字表达更多意思,达到“意相引申,音相切合者,义虽少变,则不为更制字”效果,有助于文化普及。通过对转注与假借进行新阐释,章太炎意在探索中国文字衍生规律,展现中国文化发展特点。
在近代中国,不少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整齐方言、创造统民族语言重要性。章太炎之所以在清末g,m形势十分严峻背景下花费许多精力编撰《新方言》,也是缘于这样时代关切。他方言理论主旨即认为“中国方言,传承自古,其间古文古义,含蕴甚多”。中国各地方言虽然发音歧异,但或多或少都留存古代经籍中字音,“今之殊言,不违姬、汉”,展现出中国作为个地域辽阔、风俗多样共同体长期延续、统历史事实在语言文字上留下印记。此外,若将方言视为地方民间文化代表,那既然方言与古音关系如此紧密,也就证明中国历史是上层与下层共同塑造,“雅言”与“方言”绝非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章太炎并不反对“文言合”,但前提是“九服异言,咸宜撢其本始”,必须要在充分考察各地方言特点基础上才可践行。因为许多经籍所载之故训以变相形式保留在各地方言之中,所以各地方言虽然发音不尽致,但彼此语根并无差别。这样论述,既尊重各地方言自身特色,又维持经籍与民间语言之间、不同地域方言之间平等与统,将以方言为代表地方文化整合到个更大共同体之中,说明“文”与“言”关系绝非简单对立,而是互有交融。
除深入研究语言文字之学,章太炎还对文学展开探讨。他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在这里,他对“文学”进行番定义,扩大“文”范围,即“凡云文者,包络切著于竹帛者为言,故有成句读文,有不成句读文。”基于此,章太炎认为《文选》中“有韵为文,无韵为笔”之论,以及清儒阮元对这观点阐释发挥,皆不足以洞察文学之本质。他致力于扩大文学范围,主要是为矫正在他看来已趋于浮华夸诞文风,让言之有物、条理清晰、质朴整饬典制之文与论说之文成为改善文风典范。他指出:“故凡有句读文,以典章为最善,而学说科之疏证类,亦往往附居其列。文皆质实,而远淳华,辞尚直截,而无蕴藉。”与此相反,文章“华而近组则灭质,辩而妄断则失情”。以此为标准,章太炎认为魏晋时期文章风格值得借鉴,因为彼时之文“气体虽异,要其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达,可以为百世师矣”。反观唐宋时期文风,“晚唐变以谲诡,两宋济以浮夸,斯皆不足劭也”。当然,对于以表达情感为主诗,章太炎则有另外标准。他认为好诗能将作者真情实意表现出来,让人读后能够感同身受。如果没有情感基础,刻意寻章摘句,这样诗很难感人至深。因此,他强调:“本情性限辞语,则诗盛;远情性喜杂书,则诗衰。”
蒙文通曾这样回忆晚清以降经学研究风气:“最风行时,前十年是今文派,后十年便是古文派。什教科书、新闻纸,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