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利同意,这当然没有不同意理由:杀害汉朝使者大宛王已死,宝马也已经到手,汉军目标已经完全实现;大宛提供军粮,纾解眼前困窘。哪怕按照儒家经典标准,这种情况下同意和约,也是完全合理。
何况,听说大宛城里已经得到汉人叛徒支持,学会打井,而城里粮食还多,如果不同意和谈,那就会变成长
《盐铁论•西域》)。
所以汉武帝把反对征伐西域最激烈*员丢进监狱,同时派使者封锁玉门关,玉门关外有敢回来人全部斩首。于是李广利恐惧,留在敦煌筹备第二次远征。
只读《史记》简单叙事,自然会觉得李广利极其猥琐。但对照下地图和后世中外旅行家记录,就完全是另外种感受:支素质本来就不高军队,在准备严重不足情况下,竟然向西挺进直线距离达两千多公里,经历复杂多变地形,尤其是翻越海拔四千米以上雪山,进入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般认为郁成在安集延以东)再撤回,这本身也堪称壮举。而且李广利团队对第次失败教训总结,也算相当到位:
第,“士卒不患战,患饥”,重点还是要解决好后勤问题,事实上,这不仅是粮食接济问题,还要不怕繁难,运送巨大沉重攻城器械。
第二,李广利团队也看出大宛致命弱点,“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要攻克大宛城郭,关键是切断大宛水源。所以再次出发之前,李广利特意配备“水工”。
《史记》洋洋洒洒记录汉朝为这次出击出动多少军人,聚集多少牲畜。总之,这次社会动员强度比之元狩四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社会承受力却已经远非当年。大汉子民本来就像再有根稻草就会被压垮骡马,没想到压过来,却是天山、昆仑山甚至帕米尔高原。
无论如何,汉军这次出击声势,下子让西域列国闻风丧胆,他们都老老实实欢迎汉军,给汉军提供军粮。个别例外如仑头(轮台)胆敢抗拒天兵,于是被汉军屠城,之后就再也没有谁敢和汉军对抗。“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平”是太平无事意思,对比第次西征,这次真是顺利之极,所以到达大宛王城贵山城时,汉军仍然保持绝佳战斗状态。
有人希望把大宛和两个多世纪以前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联系起来,认为大宛王城贵山城可能就是亚历山大在锡尔河南岸建立“最远亚历山大里亚”47。那自然会引起些很有兴味话题:这里政权几度易手之后,大宛还保存着几分希腊化文化气息?大宛军队作战方式是否和当年横扫东地中海马其顿方阵有相似之处?
遗憾是司马迁并没有给们提供什信息,他本不是个对战争细节特别关注历史学家48,而当时汉军获胜又过于轻易:“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在轰雷掣电般汉军弓弩面前,大宛军队不管是不是马其顿方阵,都仿佛纸片般脆弱。
于是围城,有丰富治水经验汉朝水利专家迅速改变城外河道,城中水源断绝,然后汉军四十天攻破外城。恐惧之下,大宛贵族杀死国王,以交出宝马、为汉军提供军粮为条件,提出和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