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帝曾问群臣自己为何得天下,又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询自以为是幸运,他只得到个任弘,就能顶汉初三杰之才。
但凡事都有两面,任弘拥有三杰之才,出将入相,立不世之功,若再立言立德成圣,这样人,他如何驾驭?子孙如何驾驭?真成君臣倒悬之势。
在刘询理想中,以任弘聪慧,应该像张良那样,不说拒绝三万户之封,至少应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专心修道养精,做些自己喜欢事。比如任弘和其弟子刘更生、耿寿昌等在鼓捣格物之学,就很不错嘛,完全可以去做,为何非要钻研春秋左传,欲代替天子,为汉制法呢?
故而三杰下场不同,韩信被杀,萧何屡屡见疑甚至被关进邸狱过,唯独张良善始善终。
那西域、北庭两都护都不需要维持虚耗官府财帛,索性裁撤罢!”
他们却是根本不想解下,随着边境戍卒裁撤,西域、北庭维持驻军也不多,反倒是商队远远不断进入玉门关,西域都护府已经不再倒贴钱,反而能挣点钱。
“大汉必有个宿敌。”
这是刘询和任弘共识,也是默许任弘夸大海西大秦国原因。没办法,康居月氏甚至是安息等,都不够看啊,唯有前朝,bao秦余孽,能让优哉游哉汉人再度提起神来。
但刘询不高兴是,任弘在这个当口,不事先向他禀报,忽然向世人公布大秦国存在,这是什意思?
刘询需要位益友,他皇太子需要个良师,大汉需要名功成身退,在家好好玩赏养老勋臣。
这天下最不需要,就是个新造“圣人”。
事情和刘询设想规划不同,任弘已经渐渐偏离刘询为他们君臣相得始终规划道路,而驶进另条路,这是他最大烦闷。
还有另件事困扰着刘询,便是任弘将《春秋左传正义》用特殊手段批量出产,无字差错,又能将《海西大秦国事略》夜之间传遍长安。刘询可以想象,西安侯定在白鹿原庄园,或者其侯国中,用某种特殊技艺手段,能夜之间,干完数百名刀笔吏抄书人活。
这似乎是在向皇帝示威:“即便陛下压制《左传》,不录为官学,臣依然能让它于民间大兴!”
结合近日来春秋三传之辩节点,还真有点魏相说,想要借遥远宿敌存在,逼迫天子提高左传地位,使之列为官学意味。
至于魏相建议,暗暗削弱任氏故吏之权,刘询倒是没太放心上,事情还远远没到那步。
刘询对京畿控制是十分自信,他当年裁撤老八校,立新八校,又自称“刘将军”,亲自掌管新八校,至于名义上朝廷兵权,则在大司马车骑将军赵充国手中。
又用西域轻侠兵三千余为佽飞军,这几年屡屡抬举郭翁中,每个立功机会都交给他,提拔他进入中朝,为“游侠将军”,佽飞军自诩“从天子而游”,尽管任弘曾带过他们多年,但众人很清楚,在关键时刻,刀刃该对着谁。
任弘近来所作所为,给刘询带来困扰,不是短期威胁,而是长远而隐秘刺痛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