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宣抚司就是如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重庆东南方向。
宣抚司这个建制,是大明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种特殊统治方式。朝廷封当地土司个官衔,允许世袭,承认其对宣抚司领土管辖。土司则必须向朝廷纳税,以彰显大明统治权。比如万历三大征里播州之乱,就是播州当地土司杨应龙搞起来。
洪武年造黄册时候,朱元璋考虑到这些土司地区特殊性,没有急于在这些地方推行。到永乐国势稳定,朝廷才慢慢把黄册和配套里甲制引入土司辖区。
从这个时期开始,酉阳也每十年攒造黄册次。宣抚司控制权,慢慢从土司手里转到汉人流官手中,即改土归流。不过酉阳地区地形复杂,土民散聚,在宣抚司之下仍有大大小小土司,分别把持着各处村落。
万历十年,酉阳宣抚司又接到旨意,要攒造黄册。该司迅速把任务下发,没想到其中个叫石耶洞地方出事。
人(三个按丁数+两个按田亩)。这样赵二无从逃避,王叙也可免于负担过重而破产,达到公平。
而且条鞭法把“力役”改成“雇役”。民众不用真派人去应役,可以折成现银上缴,官府会拿这笔银子去另外雇人。这样来,王叙家不必担心耕作缺少人手,大不多卖点粮食换银子。
至于这笔徭役银征缴解送,也不必经过里长、粮长之手去催促。由官府出面,官收官解,杜绝这个环节上舞弊行为。
这还只是张居正改革第步,他终极目标是彻底摊丁入亩,把所有税赋徭役都按照田亩结算。这样来,田多人缴税应役多,田少缴税应役少,从此彻底均平——当然,他没有完成这个目标,得等到大清雍正皇帝那会儿才算搞定。
黄册全名叫作赋役黄册,主要记录户数丁口,朝廷可以拿着黄册按人头征派徭役。如果现在徭役不用数人头,全都要并入田亩结算,那朝廷只要整饬鱼鳞图册就够,还要黄册干吗?
石耶洞主事人叫杨正魁,算是当地个小土司。他主持攒造黄册时,偷偷篡改本洞户籍,不再归属酉阳宣抚司,而是改隶重庆卫。
张居正执政多年,知道黄册已经糟烂成什鬼样子。他明白这玩意已经没法治,索性抛开它另起炉灶,建起新“条鞭赋役册”,又叫“赋役全书”。这是套以田亩为基础赋役分配制度,用来配合条鞭法推行,重新整地清田。
不过以张阁老能耐,也只能绕开黄册制度,不能公然废除。因为这条线上沾染太多利益,是政治上雷区。何况黄册虽然失去赋役之用,尚还有锢民功效,对越发汹涌流民大潮来说,多少有点缓冲作用。
于是从万历初年开始,后湖黄册库地位变得微妙起来。理论上朝廷已经不需要它,但碍于祖宗成法和背后利益,还必须每十年攒造次,算是种制度上惯性。偶尔会有御史站出来,絮叨两句要不废黄册算,然后就没下文。
大明官场有个特点:上头重视什,下面未必会重视,往往得三令五申;但上头如果不重视什,下头立刻心领神会,迅速废弛,堕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说个万历十年四川酉阳宣抚司故事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