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份就有趣得很,不能轻轻放过。更何况他久在吴越,却不曾知道这个人,又怎会甘心含糊下去呢。
淡淡笑,道:“不惜身家基业又何止人,南楚数代国主,除武帝陛下之外,都是最不惜基业人?”
丁铭沉声道:“公子何出此言?”
望向窗外,淡然道:“晋朝立国以来,朝廷选士以德行门第为主,所谓德行,皆是世家吹捧,所谓门第,更是将寒门庶人拒之门外,结果国力日益衰退,为蛮人破国都,帝后皆自焚死。太子南渡,立建业为陪都,苟延残喘,人称其后晋廷为东晋。如今南楚王宫,多半仍是当日修建陪都皇宫遗址。虽然最后中原将士将蛮人逐出去,国都迁回长安,但是选士方式仍未改变。其后不过百年,东晋便四分五裂,武帝陛下承袭江南沃土,立国称帝,改以科举制度选士,选拔将领更是不拘格。可惜为大业,武帝被迫和江南世家妥协,放手部分权力,换取世家支持,但是以武帝雄才大略,那些世家不敢过分阻挠,其时南楚朝中皆是俊杰,不拘出身来历,不问道德文章,乃是南楚最兴盛时候。可惜武帝立国不到七年,便不幸崩逝,灵王继位之后,世家势力重新抬头。之后三代国主,皆是浑浑噩噩,只知平衡世家之力,以保王位不失,科举选才变成形式,更将以策论选才,变成以诗词歌赋争胜。而且就是高中金榜,若无世家支持,纵有惊人才能,也不能晋身朝堂,朝中人事更替,多半都是世家争雄结果,贤能列为下陈,庸才却为高官,南楚人才凋零,多因于此。国主尚且不知奋发以守基业,何况们这些普通百姓呢?”
丁铭眼中闪过黯然之色,他本是寒门士子,读书不成方学剑,虽然成有名剑客,但是在世家眼中不过是个武夫,虽有报国之志,却无进身之阶,但是他仍然说道:“国主年幼,尚未亲政,尚相秉政,虽然才具平平,但是朝局尚称平稳,尚有陆大将军选贤任能,以保疆土,若得大贤相辅,未必没有转机。公子真知灼见,世所罕见,若肯为国家效力,必是代名臣,为何还要沉埋民间,韬光养晦。”
冷笑道:“丁兄若真是这样想,那在下倒是要送客。若说国主年幼,只是未亲政之过,丁兄想必不知道,水晶龙璧如今就在大内藏宝阁内。且自从显德二十二年建业被李贽攻破,朝中秉政世家皆遭兵燹,只有尚氏因祸得福,统朝纲,这十年来朝廷上岂止是风平浪静,根本就是尚氏言堂,只可惜尚氏才能不足,目光短浅,不知趁机执行新政,削弱世家在地方上影响,唯才是举,加强国力,反而任人唯亲,不问贤愚。当年朝堂上还有可观之人,如今除二人之外,不是尚氏附庸,就是碌碌无为之辈。陆大将军虽然如你所说,选贤任能,可是兵部掌握在尚维钧之手,在军中想要升任校尉,便需兵部文书,陆灿虽然有心,可是这些年来又有几人能够从士卒升为将军。而且陆灿也不过能够在他亲领军中这般选拔人才,就是陆氏嫡系将领军中,升迁也多半和家世派系相关,这点就是陆灿本人也无力改变。若非如此,丁兄这等豪杰,为什胸怀报国之志,却不曾投身军旅,效力疆场,只肯在野襄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