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制科,求拜寒士也有不少。但是大多都是走段钦、孙礼这样门路。直接投贴入刺史府,着实不多。而能让段钦急匆匆跑来,更是难得!
梁峰接过那张拜帖,打眼看,便挑起眉峰。
上面只写句话。
“使君履汤蹈火,可有张良计?”
其余未曾考中之人,虽然灰心丧气,但也不至于心生怨愤。实在是考题如,答如何,自己心中都有数。
而且刺史府也有言在先,明年还会有同样擢录机会。若是想要重考,自回家,或者可前往上党郡学进学,等候下次测试。如今上党书馆、郡学已经成潞城景,文风之盛让人侧目。自然有不少人决心留在并州,再寻机会。
看着这些面目期待神色寒门子弟,张宾长长舒口气。管不那多!就算这梁使君跟自家想象不同,他也要出山试!如此出色人物,怎可生生错过!
当日,他便写出份投状,递上刺史府。
※
“这次开科,录取人数实在不多。”梁峰看着名录,轻叹声。
寒门士子就算好学,毕竟也是条件有限,真正能出人才机会不高。不过对于投石问路而言,这次考试也算是功德圆满。考试录取多少人还是其次,重要是这无疑是对寒士打开道大门,而且是不容易被合拢门扉。
谁让高门不怎在乎这些浊吏职位呢?然而初始位阶是小吏,能力过硬,自然可以在他主导下慢慢晋升。并州情况非比早年,不少郡县都曾城破,真正有能力有气节,大多殉国。剩下这些投过敌,正好可以替换下来。如此来,整个并州基层就掌握在手中,他政令和措施,也能得以项项落实下去。
不过擢取寒士,高门和士族也要给出相应好处。只是这些居于高位之人,更要慎重万分。能力和德行都不能轻忽。否则敌人来城门开,万事介休!
正想着并州还有什可用之才。段钦突然求见:“主公,有位士人登门求拜。此子之前乃是中丘王帐下都督,父亲曾任中山太守,也是寒门出身。不过这拜帖,实在有些古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