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谦和地笑道:“下官在翰林院时,只知激扬文字、抨击时弊,对些视而不见无人去改弊政存在感到不可思议,只以为是朝官不务正业、贻忽职守,直到做这户部尚书,有心无力,举步维艰,才知道积弊已深,非大刀阔斧难奏成效。目前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散,草译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北方鞑靼、西有青海皆有异动,哈密驻军进退两难,南方土司争权夺利,改制革新迫在眉睫,下官是深为赞同。”
这就是权力分配结果,如果不然,纵然杨廷和心中赞同,难免也要加以刁难,杨凌闻言甚是喜悦,只听刘忠道:“下官只有个建议,巨绅财主们贪占田地,可以迫其退还分发农民,此外他们固有土地不管有多少、包括那些瞒税未报田产,只能加强管理,给予征税罚款,而不能没收分给平民。条鞭法,对于有地贫民有极大好处,但是却不及于无地农民,流民是祸乱之源,又不能不解决这个
不会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直至破产造反。加强工商发展,有地农民乐于种地,城中富户乐于买地,又不会过多触犯权宦土豪利益,免得引起地方强烈反对,使自己心血前功尽弃。
条鞭法使*员难以再利用税赋贪污,减轻贫民负担,增加朝廷岁入,而且是在权宦豪绅们能接受范围之内。这是比较务实改革策略,要是真头脑热,想搞刀切还地于民,打土豪分田地,那自己就得先拉起支队伍上山打游击去。
两个人越说越是开心,杨凌心中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他兴奋地道:“说很好。现在焦阁老、杨清他们应该已经下衙门,去城里瞧瞧,和他们商议下,这两日就呈进给皇上。”
杨凌只顾高兴,却没注意所谏未受重视阿德妮幽怨,瞧着他匆匆起身离去,阿德妮更是脸落寞……
※※※
“皇上其实已经看过这些条阵,正式上书不过是给天下个讯号,个改制讯号罢。本国公负责清剿流匪,安置流民,在地方上所见所历,深知不能使国富兵强、百姓乐业,则贼剿无止境,而不能革除弊病、推行新政,就不能富国强兵。当今皇上年轻,正欲有番大作为,各位大人都是柱国之臣,还请尽心竭力、各抒己见,咱们对这些谏疏最后再推敲下,以便使新政能够顺利施行。刘大人,你有什看法?”
杨凌环目四顾,朗声说道。焦芳府上,几位受邀大人围席而坐,正在就改革新政做最后推敲。
端上台盘永远是做好菜,件政策推行和决策,无不是事先详细调查、研究、各方面势力平衡、协调之后结果。就像现在,杨廷和与杨清不合,但他势力在内阁中占两席,对决策施行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尽管敲定吏治改革对内阁极为有利,不会触及他权益,反而有所加强,但是事先瞒而不谕,把他排除在外难免要让他产生隔阂,所以杨凌把户部尚书刘忠也请来。他是杨廷衙人,他在,就等于随时把他议定事情告诉杨廷和。
这样刘忠说出来意见,大家心照不宣,自然知道那就代表着杨廷和意见,所以杨凌说完,首先瞧向他,想知道大学士杨廷和、梁储意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