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原在愉快清凉心境中下笔如飞,申时末,作完五篇策论,看大兄张岱和祁虎子,还在作第三题,周墨农更慢,才开始作第二题——
静极思动,张原收起纸笔道:“大兄,上香炉峰顶看落日夕照去。”
张岱正专心作文,随口应声。
张原喝碗凉茶,带武陵出天瓦庵,经螺丝路向香炉峰顶攀登,这螺丝山道有近千级石阶,山道侧是悬崖峭壁,巉岩突兀,颇为险峻——
螺丝路绕,转到玉笥山东面半月岩,槐竹掩映天瓦庵黄墙黑瓦看不到,在半月岩下方,大片大片翠竹绵延往下铺展百余丈,条山涧在竹林间忽隐忽现,斜阳映照,竹林滴翠,那山涧仿佛就是竹林翠色汇聚成,再往下,松峡石麓,古木红叶,间
上,七篇总计不少于两千字,规定如此,但写起来往往不止两千字,三千、五千都有,必须在天时间内完成,明代乡试与清代乡试不同,场只考天,清代是场考三天,所以对般士子来说天作七篇文用时是很紧张,但张岱、张原、祁彪佳都是出名捷才,周墨农稍斟酌,但也不慢,上午三篇、下午四篇,犹有余暇——
次日则作判词五条,用骈骊体,每条百字左右,另再拟诏、诰各篇,不少于三百字——
第三日试策,作五题,长短不限——
每天夜里,四人围聚在起互评作文,评人作文时,另三人就分别担当房官、副主考和主考,要写批语,连续三日作文之后,暂停日,这日专门研读钱谦益诗文,主要是张原开讲,钱谦益这些文稿张原已经全部读过,张原总结是:钱谦益学术思想特点是穷经学古,具有回归学术本源、经世致用、重建纲常等内涵——
不管日后钱谦益是不是头皮痒、水太凉、是不是临终悔恨没有死在乙酉日以全名节,现在钱谦益年方三十四岁,才气横溢,胸怀大志,欲以两汉学风来纠正当今空谈肤泛风气导致学术蛊坏、世道偏颇和国事不振——
通过对目前搜集到钱谦益早期诗文研究,张原对钱谦益思想倾向、文风喜好已经有深刻解,钱谦益思想极其博杂,无书不读,既宗两汉,却又受阳明心学、佛经、道藏和先秦诸子影响极大,诗文能突破复古派僵化模仿、竟陵派狭隘和公安派浅薄,文风淹博雄厚,能把铺陈学问和抒发性情很好地结合起来,纵横曲折,奔放恣肆,钱谦益在诗上用力尤勤,揣摩唐宋名家,转益多师,很善于学习,钱谦益诗名列江左三大家之首,名不虚传——
……
山中日子过得极慢又极快,早起看晨岚舒卷,山中雾气在注目间不知不觉消散殆尽,晚看落日红霞,看着那云霞变在香炉峰上空变暗、变灰,好似炉炭火在慢慢冷却,那暮色点点降临、笼罩,夜风微凉,时光偷转,这就二十多天过去——
张岱四人都觉得这次天瓦庵读书受益极大,所以七月十四下山过盂兰盆气,七月十六又上天瓦庵,相约再作两轮文章,二十四日再下山准备去杭州——
七月十八午后,张原在僧舍西窗下作策论,窗外槐竹绿衬着日光映进来,扑面临头,受用绿,绿得清凉,绿得剔透,笔尖下流淌出个个小楷字也作鲜碧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