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孟子所说“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语,就可把儒家真精神看出来,此等主张,最为平正通达。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舍去字,成为损己利人之行为,当然为孔门所不许。
杨子为,是寻着中心点,故孟子认为他学说,高出墨子之上。杨子学说中最精粹,是“智之所贵,存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四语(见《列子》)。他知道自己有个,把他存起;同时知道,他人也有个,不去侵犯他。这种学说,真是精当极,然而尚为孟子所斥,这是甚道理呢?因为儒家学说,是人己两利,杨子只做到利己而无损于人,失去人之关联。孔门以仁字为主,仁字从二人,是专在人间做工作,以之所利,普及于人人。所以杨子学说,亦为孟子所斥。
因为穷究厚黑之根源,造出甲乙丙三图,据三图以评判各家之学说,就觉得若网在纲,有条不紊。即如王阳明所讲“致良知”,与夫“知行合”,都可用这图解释。把图中之字作为块磁石,磁性能相推用引,是具有离心向心两种力量。阳明所说良知,与孟子所说良知不同:孟子之良知,指仁爱之心而言,是种引力;阳明之良知,指是非之心而言,是者引之使近,非者推之使远,两种力量俱具备。故阳明学说,较孟子更为圆通。阳明所谓致良知,在个人研究,无非是把力学原理应用到事事物物上罢。
王阳明讲“知行合”,说道:“知是行主意,行是知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道理,用力学公例说就明白。例如闻友人病重想去看他,心中这样想,即是心中发出根力线,直射到友人方面。由家起身,走到病人面前,即是沿着这根力线直前进。知友人病重,是此线之起点,走到病人面前,是此线终点,两点俱根直线上,故曰:“知行合”。闻友病,即把这根路线画定,故曰“知是行主意”。画定,即沿着此线走去,故曰:“行是知工夫。”阳明把明德亲民二者合为事,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合为事,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者合为事,即是用这个方式,都是在根直线上,从起点说至终点。
王阳明解释《大学。诚意章》“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二句,说道:“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不是闻后别立个心去恶。”他这种说法,用磁电感应之理说就明白。异性相引,同性相推,是磁电定例。能判别同性异性者知也,推之引之者行也。们在讲室中试验,即知磁电遇异性,立即相引,遇同性,立即相推,并不是判定同性异性后,才去推之引之,知行二者,简直分不出来,恰是阳明所说“即知即行”现象。
历来讲心学者,每以镜为喻,以水为喻,们用磁电来说明,尤为确切。倘再进步,说:“人之性灵,与地球之磁电同出源。”讲起来更觉圆通。人事与物理,就可以贯之。科学家说:“磁电见同性自然相推,见异性自然相引。”王阳明说:“凡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