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结之件,久不能完。……官至极品,而学业无所成,德行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也就是说,他批评自己这段时间精神不够振作,做事不够努力,很多文件没有及时批复清理。这个官虽然做到极品,但是学业无所成,德行也没什可取之处,想起来,就非常惭愧。
六十二岁时已经功成名就他,在日记中自责自省,和他三十岁立志做圣人时候,仍然模样。这就叫作“几十年如日”。他用三十天戒烟,然后用三十年,来戒掉其他更难戒毛病。在次又次反复磨炼中,曾国藩气质性格渐渐发生着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天比天多。他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人生体会说,人生,就如同个果子成熟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努力与天栽培,会让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51)
曾国藩修身过程之于后人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实践证明,个资质非常平庸人,如果真实心实意地进行自完善,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他胸襟可以扩展十倍,他见识可以高明十倍,他气质可以纯净十倍,再愚钝人也会变得跟以前完全不样。
。
因此,曾国藩生最推崇品质就是“有恒”。曾国藩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说:“有恒为作圣之基。”他在写给几位弟弟信中说:
凡人作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无所成。(48)
要做到有恒,当然很不容易。曾国藩说:“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为代之伟人。”(49)曾国藩也经常遇到熬不下去情况。在这个时候,他只有个办法:以强悍蛮劲打通此关。他以练习书法为喻,说明人在困难、倦怠、麻木面前应该如何做:“(写字写到)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便是好汉。”(50)
们看曾国藩日记,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这生,就是不断自磨砺生,天也没停止修炼脚步。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地自省中,每天都在日记中不断反省自己缺点,纠正自己行为。从生到死,他都生活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之中。让们读几段他晚年日记。
回顾曾国藩生,们发
同治八年(1869年,曾国藩逝世前三年)八月二十日:
念生平所作事,错谬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学问无可取,后世将讥议交加,愧悔无及。
同治九年(1870)三月三十日:
日内因眼病日笃,老而无成,焦灼殊甚。究其所以郁郁不畅者,总由名心未死之故,当痛惩之,以养余年。
直到去世前同治十年(1872)二月初日,他还在日记当中这样批评自己,他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