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曾说:“人入宦途,全不能自己做主。”在这样官场生存,眼看着国家政治
任天下之重,无为久虱此间,赧然人上也。”(15)就是说,打算年左右时间内就以养病为由辞官回家,因为自问精神魄力,无法对这个国家有所推动,在这里混日子,实在对不住这份工资和地位。
为什升官却这样郁闷呢?
主要是曾国藩升官,不是想给自己谋多少好处。他是想给国家多做些实事。但是道光晚年政治环境,让他做不什事。
道光年间从外部看,鸦片战争让中华帝国臣民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颠覆性打击。从内部看,腐败已经渗透帝国机体每个细胞,四肢五脏,无不腐烂,场翻天覆地大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正在酝酿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大清朝高官们却个个都在混日子。
道光皇帝在历史上以俭朴闻名,身上打满补丁,早餐舍不得多吃个鸡蛋。说是有次,他和个大学士聊天,问大学士,你早餐吃什?大学士说,臣很俭朴,只吃三个荷包蛋。道光听,吓大跳,说你真阔气啊!朕早餐个也舍不得吃。为什呢?因为内务府*员骗他,说外面鸡蛋三十两白银个。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但是笑话往往会反映些历史事实。道光皇帝为人确实很节俭,所以们看故宫现存道光画像,道光皇帝确实瘦到“骨瘦如柴”地步。然而,他能力也就到此为止。他用大臣,又都是穆彰阿那样“多磕头,少说话”角色。他们眼看着国家天不如天,却都不敢向皇帝直言。
只有曾国藩特别着急。早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太平天国起义六年多前,曾国藩就敏锐地预感到,场席卷全国大动乱正在隐隐酝酿之中。那年,他结识后来名将江忠源。在送江氏出京时,他对朋友说:“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这个人慷慨激烈,将来肯定会死在战场上。“时承平日久,闻者或骇之。”(16)当时天下太平,没有人想到会发生战争,而曾国藩已知大乱之不可避免。
身居翰林之时,他只能读书养望,对国家政治没有发言权。及至位列卿贰,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展身手,却发现正如同王蒙那句话样:“当部长,才知道官小。”很多看上去很崇高职位,并不像想象那样可以呼风唤雨。曾国藩发现,在因循懈怠政治气氛下,他虽然身为“副部长”,但想要登高呼,推动大清王朝进行根本改革,没有任何可能。他在礼部“副部长”任上,天到晚虽然没有片刻休息,但忙都是些例行公事,对国家大政丝毫无补。偶尔提些革新主张,也都被“部长”大学士们弃置旁,根本不予考虑。
所以曾国藩很痛恨这种污浊混沌官场风气,曾国藩对大部分同僚是十分看不起:“国藩从宦有年,饱阅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象,盖已稔知之而惯尝之。”(17)也就是说,他做官有年,饱知官场习态。在上者但知做出副宽大优容样子,来培养自己人气。在下者办事味软媚求同,打圆场,做老好人。他说,三四十年来不黑不白官场,已让英豪短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